尚美蓝山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主题教研活动

创建于2020-10-31 阅读732

  2020年10月30日永宁县一小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展开了主题教研活动。我校教学主任唐玉萍积极组织数学教师在录课室参加本次直播教学活动。

本次观摩教研活动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观摩课《找最小公倍数》

  永宁县一小教师梁陆给大家带来一堂精彩纷呈的课,让人收益良多!

    首先梁老师通过一个找4的倍数的比赛游戏导入今天的课程,不但复习了之前的知识,还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接着教师及时追问,你还了解那些有关倍数的知识,通过全班交流,同学们知道了。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的本身。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倍数。对后面学习寻找最小公倍数奠定了基础。

 

  新知探究环节,梁老师通过巴依老爷和账房先生去收账的情景,提出问题,从情景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从而引入今天的新课题。同学们知道了,巴依姥爷的休息日是六天一循环而账房先生的休息日是四天一循环。紧接着,梁老师抛出了一个活动:让学生们在学习单上圈出巴依老爷和账房先生的休息日,圈出休息日之后,并说说你们的发现。此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自己思考,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收获满满。不光找到了四六的倍数还找到了四和六的公倍数。老师趁胜追击让同学们再进一步观察通过讨论交流,发现四和六的最小公倍数,从而得到概念什么叫做最小公倍数?如何找几个数的公倍数?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探索知道了可以用列举法。在列举法的基础上,老师进一步的提问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同学们发现还可以通过筛选法来找四和六公倍数。接着梁老师布置了一道练习题:找六和八的公倍数,巩固今天学习的知识。除了用除了用列举法和筛选法,老师再一次抛出一个问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发现还可以通过集合法来找几个数的公倍数。最后老师在拓展延伸的环节中以微课的形式给大家展现了最后一种方法短除法。整个课程行云流水、层层递进、给听课的老师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由一小的两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发言,首先从五年级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再根据学生的一些心理特点,研讨了一些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一,确立目标,启发自主参与。二,由旧知引新知,激励自主尝试。三,引导动手操作,提高自主能动性。四,设置认知冲突,提高课堂参与度。五,增加课外实践,延伸自主探究空间。后面由梁老师给大家分享了针对本节课,他是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的?

三、专家评委的点评。

  此环节由教研主任刘月凯主持,在刘主任的带领下各位骨干教师纷纷踊跃发言,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表了自己的意见以及对梁老师的这节课也做了精彩的点评,最后刘主任做了小结。在这些专家评委的真知灼见中,我们学到了很多,对今后的教学大有裨益。

四、教学中如何落实五项核心指标

  此项专题活动是由刘主任给大家培训的。五项核心指标是指什么?一学生认知成为教学基本依据。二学生内化成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三学生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四学生潜能释放成为课堂的主要特色。五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成为课堂的核心价值。如何在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依据、学习过程、学习方式中体现这五个核心指标!

  编辑:何义连

阅读 73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