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小麦睡风里,春季醒来染绿丝。春天,绿油油的麦田一眼望不到边,在微风吹拂下不停地荡漾,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麦苗伸展着嫩叶,顶着亮晶晶的雨露,像翡翠那样绿得发亮。
主题来源
晨间活动小朋友们发现植物角里去年晒秋的种子有几颗发芽了,他们对发芽的小麦产生了好奇,它长出来是什么?它可以吃吗?
《指南》提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学习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班围绕孩子们的话题开展活动,既能够对身边的资源进行利用,幼儿也能对麦芽进行更加深刻的认识,于是开展了本次课程《藏在麦芽里的甜蜜》。
思维导图
活动纪实
认识小麦
麦粒初相识
麦粒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陌生的,他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闻一闻等多种感官直接感知麦粒的特点。幼儿自由探索活动,与麦粒亲密接触,对小小的麦粒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小麦的一生
对于小麦的外部结构和形状有了初步认知,麦粒长大是什么样子?它有什么用呢?阅读区绘本《小麦的一生》中孩子们了解到小麦的生长过程、内部结构、小麦的用处。
原来麦芽可以做麦芽糖,小麦可以磨成面粉,面粉可以制作很多美食如包子、饺子、面条等等,其中他们对面条最感兴趣,开始尝试用粘土、彩纸等制作“面条”,那制作好的“面条”放哪呢?孩子们想到搭建一个小麦面馆,于是开始了他们的行动。
风吹麦浪
在绘本《小麦的一生》,看到小麦从小小的种子发芽、出穗、成熟。我们一起“走近”绘本里的麦田,感受和欣赏麦田里成熟的小麦随风舞动,带起一片片浪花。孩子们用小手蘸一蘸颜料,记录下这幅金黄美景。
种植小麦
土培小麦
小麦应该怎么种呢?上学期孩子们已经有了种萝卜的经验,他们把小麦的种子播种在泥土里,静待它发芽成长!
土培小麦增长迅速,很快就冒出了嫩嫩的绿芽,孩子们趣玩粘土,用棕色铺在卡纸上表示泥土,用绿色揉长表示小麦,记录下土培小麦的过程。
第一次水培
可很快孩子们发现根部裹满泥土的土培小麦无法用来制作麦芽糖,基于上学期水培大蒜的经验,孩子们计划通过水培育种。不同于大蒜,细小的麦粒需要育苗盘辅助育苗。植物角的其他种子也和麦粒一起加入了本次的水培计划中。
小麦发霉了
孩子们在植物角观察小麦发现有黑色的点点和白毛,时间越久黑点就越多,他们惊讶又困惑。
小麦发霉的原因
我们积极查询相关资料,与孩子们分享小麦发霉可能存在的原因:
1.水培麦子没有光照,生长环境比较潮湿。
2.也许我们的植物角不够通风。
3.麦子本身含有酵素,在一定的时间和温度下会发酵,容易发霉。
我们的思考
假期回来小麦发霉更加严重了,为了制作健康美味的麦芽糖,孩子们决定重新再种小麦。
第二次水培
有了前期水培小麦的经验,孩子们得心应手。浸泡,控水,观察成长,三天后露出白色的小芽芽,麦芽在大家的照料下渐渐长大,孩子们观察着、记录着、讨论着自己的发现。
照顾小麦
为了预防小麦发霉,他们提出要给麦芽洗洗澡,晒晒太阳的想法,开始了轮流照顾小麦。
小麦生长记
《指南》中提到幼儿要自主探索周围的事物,观察其成长变化,以自己的视角进行表征。经过十天的观察探究,孩子们牵挂着班级的小麦,浇水观察记录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用图画的形式记录着小麦的成长和变化。照片中分别记录了第三天、第六天、第十天的小麦。
随着时间的变化,水培和土培的小麦逐渐增长,孩子们晨间观察植物的时候注意到水培和土培的小麦有一些不同之处,大家积极说出自己的发现。
舌尖上的麦芽糖
麦芽糖怎么做呢?我们一起观看视频,了解制作麦芽糖的过程。从育苗—收麦苗—洗麦苗—剪麦苗—洗糯米—蒸糯米—发酵—过滤—到熬糖,紧接着开始准备制作麦芽糖的材料。
《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通过亲身感受、体验、探究、不断地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外世界的认识,进行有意义的自我建构,我们要做的是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整个麦芽糖的制作过程由孩子们自主完成,亲身体验制作美食的快乐。
1.收麦苗
孩子们发现小麦的根部全部缠在一起不能直接拿去洗,他们开始把麦苗从育苗盘中拔出来,便于后面剪麦苗。
2.洗麦芽
刚拔下来的麦芽要洗净上面的脏东西,制作出来的美食才会更干净、健康。
3.剪麦苗
把麦苗剪成短短的、小小的它才能更好的发酵。瞧,他们的小手可真厉害呢!
4.洗糯米&蒸糯米
孩子们将糯米浸泡清洗,把糯米上多余的淀粉洗净,教师把洗好的糯米放入锅中蒸。
5.发酵
糯米饭太烫了,孩子们用饭勺搅一搅给它降降温,最后把麦芽倒进去搅拌好,等待它们发酵出汁水。
6.过滤汁水
用纱布包住发酵好的糯米和麦苗,小手挤一挤,捏一捏,收获了好多汁水呢!
7.熬糖
前方注意,小火慢熬,不然很容易变焦,等待糖可以挂勺,麦芽糖就制作好了。为了麦芽糖不容易变质,我们将它储存在密封的瓶子中,并放入冰箱。
从一颗小小的种子🌱开始,种植的小麦苗与糯米一起发酵过滤再用慢火熬制而成甜丝丝的麦芽糖🍬,健康又美味。
麦芽糖美食
麦芽糖除了直接吃还能怎么吃呢?幼儿与家长一起进行了麦芽糖美食大调查,最后投票选择出大家感兴趣的搅搅糖、棒棒糖、糖画进行体验和探索。
搅搅糖
两根木棍,加一团明黄色的糖稀。搅一搅、拉一拉,又好吃又好玩。这个麦芽糖黏黏的,搅拌还需要很大力气呢。原来这么好玩呀,孩子们在这一观察和体验的过程中长了很多知识。
美味棒棒糖
棒棒糖🍭是孩子们最为熟悉的糖果,孩子们使用模具制作了各种形状的棒棒糖,在实践中感知糖的变化,体验食育的快乐。
尽管棒棒糖脱模失败,但是为了不浪费麦芽糖,孩子们想出了新吃法,倒点水搅一搅再搅一搅,麦芽糖消失了,美味的糖水制作成功。在制作糖水的过程中,孩子们用棍子搅一搅,体验了糖在水中融化的科学现象。
为什么会脱模失败呢?通过观看制作棒棒糖视频,我们发现原来麦芽糖遇到水凝固才能成功脱模。于是我们开始第二次尝试…
传统民间艺术——糖画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人给我们流传下来的制糖方法,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孩子们亲身体验着这份古老手艺的传承。
以勺为笔,以糖为墨,孩子们沿着图案在糖纸上作画。精巧的传统民间艺术对幼儿具有一定的挑战,于是孩子们放飞想象,进行糖画的自由创作。
画糖画剩下的图纸怎么办?孩子们想到用粘土来做“糖画”,先把粘土揉圆再搓长,将它沿着图案的线条粘贴上去,最后小心的把签子放在上面,“粘土糖画”就做好了。
绘本《吹糖人》
吹糖人是属于国人的童年记忆,亦是流传千年的民间艺术。以糖稀为原料,通过勺子的挥动和吹气,制作出晶莹剔透、香甜有味的糖人,孩子们通过聆听绘本故事走近《吹糖人》的世界。
活动寄语
本次班本课程,我们以幼儿为本,让幼儿亲近大自然、聆听小麦的故事、去发现小麦的秘密、体验操作的乐趣。在课程中呈现多数种植活动,幼儿自主照顾、乐于观察、积极交流、认真记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社会性能力得到显著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劳动意识、动手操作、观察记录的能力。小麦从种子—麦芽—麦苗的生长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照顾植物,还感受到了植物生长的神奇变化。食育是课程中一大亮点与特色,促进幼儿对制作麦芽糖、搅搅糖、棒棒糖的认知,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非遗文化,感受非遗魅力。这一切,都让孩子们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