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问四小哪个课程形式最多?应该是心理健康课了!趁春光明媚,温度适宜,心理健康老师和体育老师联手为孩子们打造户外心理课——快乐足球。
研究表明,一个经常运动的孩子,心情往往比较好,而且学习做事有条理,效率高。因为运动能让人的大脑产生多巴胺和内啡肽,让人产生积极情绪。
从自发组成8人小组开始,孩子们找到要好的小伙伴一起,选出预先站在圆圈中的“猴子”角色,射中“猴子”后互换位置,有的孩子不愿意换,需要小组内自己解决,可以练习沟通组织能力。
做“猴子”的同学,需要躲开踢向自己的足球,对应的同学需要防守住不让球出圈,这时,包括踢球的同学都要有足够的专注力和反应力。如果没有防守住球出圈,就由防守员跑去把球踢回来。如此一来,三者都会不停地奔跑、跳跃、瞄准踢球。
孩子们在绿茵场上欢呼雀跃,红扑扑的小脸上荡漾着笑容、流淌着汗水。问孩子们“累不累?”回答:“累!”问:“下次上不上了?”答曰:“上!因为快乐!”
通过奔跑和踢球,孩子们的下肢力量得到了增强,在组员的配合下充分体验了运动的乐趣。累并快乐着,我们的目的达到了!
无论是体育还是心育,本质都是人格教育。运动不仅能强健体魄,更能塑造自信心、纪律性、坚韧性和团队合作等品质,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学会尊重队友、尊重规则,既要善于团队合作又要勇于担当,既要善于竞争又能学会忍耐和坚持。这才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