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上升,幼儿手足口病也进入流行上升期,广大家长若是发现宝宝最近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手、足、口等部位有红色疹子,那极有可能你的宝宝被这种病毒盯上了!需要及时就诊!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523ee703166746b5b03c9ae3820f29ed.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638694993593427ba07fb6f3326a8bc8.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3d761f9e798427fb0da3a91e8360c88.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550967e313ec4869a1ab5421409e9def.png)
1.病原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感染性疾病,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A71)、柯萨奇A组16型(CV-A16)等。
2.好发年龄
手足口病的好发年龄为6月龄~5岁,在3岁内更为常见。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均可感染发病。
3.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患者、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传染源,隐性感染比例较大。患者发病前数天咽部和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复杂,可经消化道、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4.临床表现及预后
手足口病潜伏期多为2~10天,一般症状较轻,以发热及手、足、口等部位斑丘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多在一周内痊愈,但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
二、如何预防?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523ee703166746b5b03c9ae3820f29ed.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638694993593427ba07fb6f3326a8bc8.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3d761f9e798427fb0da3a91e8360c88.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550967e313ec4869a1ab5421409e9def.png)
1.接种EV-A71疫苗,可有效预防手足口病。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b9312a2565884d5b9073923f4abf82de.png)
建议≥6月龄儿童接种EV-A71疫苗,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接种EV-A71疫苗虽然不能完全避免再次得手足口病,但可大大降低EV-A71感染相关的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风险。可保护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不受损伤,让孩子正常发育,健康成长。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b9312a2565884d5b9073923f4abf82de.png)
勤洗手:大人和儿童均需保持手的清洁卫生,进食前、如厕后、处理呕吐物或更换尿布后等均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常消毒: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在使用前后均应充分清洗;对儿童的玩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品进行擦拭消毒;经常开窗通风,衣被可在太阳下晾晒以达到消毒目的。
日常注意: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儿童应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更要避免接触患病的儿童。校医和家长在流行季节时还应留心观察儿童的手、足、口、臀部等是否出现皮疹症状,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诊。
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食,剩菜剩饭需加热后食用。
提升免疫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补充营养,适当锻炼,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