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四初级中学家长学校

美文分享(2024年第2期)

夏成军
创建于04-19
阅读 322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你在家里的样子,决定了孩子10年后的人生(家长必读)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就鸡飞狗跳,天天呜嗷喊叫,真是心力交瘁,太痛苦了。

      有人曾说,当父母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不需要考试也不需要从业资格证。可真正当了父母以后才会发现,想要当一个好父母,远比想象中难得多。 做家长,真的太难了!这是不少父母的心声。

      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曾经说过:“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原生家庭的印记,真的会代代相传。你在家里的样子,决定了孩子10年后的人生。

01 孩子不会长成你期待的样子,

而是会长成你的样子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你就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对于成年人尚且如此,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

     《增广贤文》中有一句:大家礼仪教子弟,小家凶恶训儿郎。意思是说,懂得教育孩子的家庭,往往以礼仪教育孩子,让孩子从小学习礼仪、遵守规矩,孩子在家庭中耳濡目染,自然也就成为彬彬有礼的人。而动不动就训斥孩子,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却往往适得其反。

      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结什么样的果。每一个孩子的模样,都是原生家庭的教养。就像蒙台梭利博士所说的,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一生,也决定他一生。

      歌手萧敬腾在出名之前,也曾经历了脱胎换骨的转变。他曾在媒体采访中透露,小时候家里很穷,一家人的生计全靠父亲做出租车司机微博营收。家庭的重担,让父亲不堪重负,脾气古怪暴躁。在家里挨打是常态,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萧敬腾小小的年级就学会了抽烟、打架、逃课,沾染了一身恶习。如果不是后来在少管所遇到一位好老师,让萧敬腾改头换面,他会像其他步入迷途的青少年一样堕落下去。这位老师,潜移默化间代替了父亲的形象,修补了原生家庭带给他的缺陷,让他找到了自己的特长,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传奇音乐时代。

      成长在什么样的家庭氛围,将决定孩子长成什么样的人。孩子可能不会长成你期待的样子,但是一定会长成你本身的样子。

02 离孩子最近的人,

决定了孩子的人生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同的父母,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生。

      

      1、父亲决定了孩子的人生格局。


      孩子对于父亲,往往有一种强烈的崇拜之情,把父亲当成智慧和力量的象征。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说过:“我不会做一辈子的总统,但我一辈子都要做好一位父亲。”女儿学游泳,他亲自当教练;女儿放暑假想去游乐园,他抽时间陪同。他会认真对待女儿的每次生日,即使在长达21个月的总统候选期间,他仍坚持去女儿的每一次家长会。

      心理学家艾尔佛曾说:“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巨大,会一点一滴地渗入到孩子的血液,嵌入到孩子的灵魂。”美国耶鲁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更好,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

      相对母亲而言,父亲一般不会溺爱孩子,他们往往给孩子指明一个方向,让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去抵达。孩子有较大的空间去发挥,也可以锻炼自立的能力。父亲是山,奠定了孩子一生的格局。


      2、母亲决定了孩子的人性品格。


       一个人的品德,决定了他是否能够在社会中立足。而一个人的人性品格,受母亲的影响最大。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家庭教育学》一书中所说:“孩子道德发展的源泉在于母亲的智慧、情感和内心的激情,人在自己的道德发展中变得如何,决定于有什么样的母亲。”母亲性情温和,善于调节家庭气氛,孩子也会心态平和;母亲性情暴躁,总是发脾气和丈夫吵架,孩子也会受到负面影响,要么极度懦弱,要么极度暴躁。

       纵观古今中外那些名人的成长经历,我们不难发现:母亲是真正决定孩子一生的重要人物。很多名人的成功都离不开母亲的训导,母亲的修养、学识、开明给孩子注入了无与伦比的充沛营养。

03 父母做好这两件事,

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一生最重要的事业。

       孩子12岁前,父母做好这两件事,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1、不要错过孩子养成习惯最佳时间。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好的习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一个人的一生。童年时期是一个人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指出:3-6岁,是孩子规则意识和早期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因此,父母要格外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和熏陶,12岁前,一定要让孩子养成这两个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曾经有一位记者采访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卡皮察,“在您的一生中,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里学到的?”

       他说:“我个人觉得,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不是在大学,也不是在实验室,而是在幼儿园。”

他继续讲到,“在这里,我学会了很多,比如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饭前要洗手,饭后要休息;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做到;哪里拿的东西要放回原处……”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还小,往往忽视了对良好习惯的培养,认为这些都是小事情,孩子长大后再要求也不迟。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习惯的培养需要从小养成,一旦错过了黄金好习惯的养成期,让孩子养成了坏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过来。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见到有孩子已经上初中了还是丢三落四;不会收拾学习用具,桌面乱糟糟的,上课找不到学习物品,听讲心不在焉,经常走神......反复教育,却收效甚微。

       常言道:一年养习惯,十年改习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长大后很难纠正,这些不良的习惯甚至会随孩子一生。


      2、注重孩子健全人格培养。


       教育孩子,一定要眼光放得长远。要注重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而不是仅仅片面强调学习成绩的提高。

       比如李绅,他是谁?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他写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首诗却流传千古至今,3岁幼儿亦能朗诵。年轻时候的李绅,也曾经是一个性情中人,关心民间疾苦,写出那样脍炙人口的佳作。然而,当这个年经人步入仕途之后,就没有了人情味和爱心,成为了一个大贪官,更是用酷刑峻法来管理老百姓。

      再比如,凿壁偷光的匡衡,通过借助邻居家微弱的灯火,来保证自己可以读书学习。这种刻苦努力、勤奋坚持的学习态度,使得他能够博览群书,入朝为官。如果故事讲到了这,便是一个很好的励志故事。然而那个曾经饱受凿壁偷光之苦的匡衡,当他入朝做官之后,过起了奢侈的生活,压迫底层劳动人民,更是与宦官勾结,陷害朝廷的忠义之士。两位大将陈汤和甘延寿,都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却因功高而受匡衡的妒忌、构陷。

       清朝首富胡雪岩说:“看一个孩子,是看他的品德,而不是他的才干。”人品不好,再高的学历,也会是人生这场马拉松的输家。

       人品,是一个人最硬的底牌,是一个人最硬核的靠山。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中提到: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培养一个孩子的健全人格。孩子有了健全的人格,才会有一个温良的品行和美好的心灵。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成的。孩子的每一种心理或行为问题,都和父母的行为有关,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你现在就是你的孩子的原生家庭!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但愿,你的孩子是那个幸运的人。

阅读 322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