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描画面中,黑、白、灰构图是画面组织的基础,是画面最稳定的视觉因素。所有物体的呈现和它们之间的形成关系,都是通过黑白灰色块的归纳、对比来完成的。而线条、形体、质感等实际上都是这种黑白灰色块的不同外在形式。可以说,画面上的黑白灰形状的产生,既来自物象的意识,又有画家由此产生的主观抽象形式思维的归纳,它是具象与抽象双重造型形式在画面上的重叠,是画面组织最重要的基础层面。
黑白灰色块关系与明暗关系有联系,但也有区别,一般意义的明暗关系都带有对自然的第一观感的倾向,它往往是指物体在自然光线下由于物体本身结构曲折起伏形成的明暗关系,而画面黑白灰色块虽然有自然光线的作用,由于强调了色块的形状性,而更带有画者个人对明暗形状的审美概括。正是由于这种形状的概括才能打破物与物之间的界线,进入对画面形式的再创造,使画面不仅有自然客观物体的外表描述,更有画面内部结构的克服力。
在具象与写实的作品中,这种黑白灰色块往往隐藏在细节的背后,起到归纳客观物体明暗之间的过渡区域的作用,增强体积厚度与空间深度的客观真实,以及更多强调画面形成的平面性,画面中的黑白灰色块分割的形状本身就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从画面的组织结构讲,这种黑白灰色块关系强调的是画面线条形状的色块关系与色度对比,
有了这种认识,抛开物象表面的细节来分析画面,就会发现画面形式结构是由一些形状下的诸如方形、三角形、圆形以及不规则的不用色度对比的色块组成的。细节的加强或减弱,一切物体的写实与变形都是在黑白灰色块基础上有序发生的。
画面的黑白灰色块一直受到艺术家们的极大关注,我们通过对大师杰作的分析就会发现,就画面的组织形式而言,他们首先是处理、掌握、调整画面黑白灰色块构成形式的顶级高手。黑白灰色块在他们手中犹如一串被整体对这根银线串起来的美丽的珍珠,在人类理性智慧的阳光照耀上空烁着迷人的光彩。
不管是古希腊的陶瓶绘画,还是中世纪拜占庭的玻璃镶嵌画、壁画,最能抓住观者视线的是画面对比强烈的黑白灰关系的简洁明快。进入绘画的幼稚阶段,在乔托的壁画中就有着理性的光辉,在他的壁画《哀悼基督》中,画中人物的刻画是幼稚而简朴的,但对人物外形的处理是明确的,他已理解色块外形的整体力量。
在远中近景的处理上,仅用三组大色块就明确区别了近景的人物与中景的海岸、海洋及更远的天空的关系。在他之后,从见多识广的天才画家乌切罗的作品《圣罗马诺必战役》中,我们也不难看出那大片均匀的色彩块面所透露出的画家对黑白灰各种形状与明暗对比的独特理解和组织才能,不管是细节的归纳,还是整体色块的明暗对比,都是呈现出美妙而又对比响亮幻觉效果。进入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掌握了精确的明暗透视法,学会了明暗的渐晕法,形体的边线变化丰富,但是,仍发生着内在层次对比的组织作用。
地址:青云花园36号楼119-120室园艺林艺术教育
电话:1366866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