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课堂绽芳菲,精心研讨促成长——“五板块三模式,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教学策略研究”课例展示活动

钟蕾
创建于2023-11-24
阅读 105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习作单元是统编教材的一大亮点,也是一大难点,亦是我们一线教师面临的全新挑战。为了让教师们更好地统整单元板块,提高习作教学能力,推动学生习作素养的形成与发展。11月23日上午,我们课题组成员在东方市西大实验学校开展了“五板块三模式,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教学策略研究”导读课课例展示活动。

赵小妮老师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活动安排

  第一节课由蒲莉娜老师授课,她给我们带来的是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里的精读课文《麻雀》。

  蒲老师围绕着课后习题二展开。引导学生探究语言表达的特点时,紧紧围绕“课文是怎样把‘老麻雀的无畏、猎狗的攻击与退缩’写清楚的”进行。

  接着精选两处描写的片段,通过表格,打破文本语言的呈现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把事情写清楚的奥妙,重组自己早已熟悉的事物。从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去引导学生围绕中心把一件事写具体。

  最后通过描写老麻雀与猎狗在搏斗时出现的“扎煞羽毛,绝望的叫,嘶哑的声音”等词语及练笔实践从学生的笔端看到一幅幅感人温馨的母子画面,衬托老麻雀母爱撼天动地的崇高形象。

  第二节课由符念老师授课,她给我们带来的是六年级上册习作单元里的精读课文《夏天里的成长》。

  符老师首先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出中心句,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接着深入研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由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体现了阅读的梯度。

  接着通过默读、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读中勾画、合作读书等方法,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渗透写作方法。

  最后通过阅读教学、讨论交流和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夏天的美丽、热情和活力。并引出本文主题: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认真听课,细心做笔记

总结发言

  最后赵小妮老师给我们做总结,她说:“习作单元”的教学指向,表达方法的学习、习作能力的提升,对习作知识、习作方法的学习是“习得”而不是“教得”,要追求“在阅读中感受、在实践中形成”的水到渠成、水乳交融的教学效果,不要生硬地“教概念”“贴标签”。作文,终究是为了生命的成长。作为语文教师,为了学生的成长,我们从“源头”出发,汲取“活水”,深入了解习作单元的“五板块”之间的联系,构建习作支架,为“读写结合”设计出新颖的教学活动,探索出新的习作教学路径,解决困扰写作教学的瓶颈问题。

  习作教学任重道远。让我们一路探索,一路反思,一路成长,让语文习作课堂更生动,生情,生趣!

阅读 105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