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诊早治 “肠”治久安

健康促进办
创建于04-19
阅读 26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结直肠癌,是指大肠上皮来源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大多遵循“腺瘤-癌”序列,从癌前病变进展到癌一般需要5至10年的时间,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临床干预提供了重要时间窗口。此外,结直肠癌的预后与诊断分期紧密相关。结直肠癌的预防和早期发现,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表现需警惕

       结肠癌的发病位置在结肠,直肠癌的发病位置在直肠,同属于大肠癌,但也有区别。

       结肠上接盲肠,下连直肠,全长大约130厘米,分成了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肿瘤多发生于该段)四个部分。主要作用是吸收小肠送来的食物中的水分和矿物质,然后将废物送入直肠,废物可能会由于太过干燥卡在结肠中造成便秘,发生在这几段结肠中任何位置的肿瘤都属于结肠肿瘤。

        直肠承接结肠送来的粪便,量少的时候储存在直肠中,当积存到一定的量,就会刺激神经向大脑传达排便信号。发生在直肠大约15厘米左右这一段肠道的肿瘤叫做直肠肿瘤。


         结肠癌与直肠癌的大部分症状相同,早期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出现,或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被忽略。但是由于功能上的差异,在临床表现形式上也会出现一些不太相同的症状。


         结肠癌在临床表现上会出现消耗性症状,例如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粪便中混有氧化后的暗红色血液,查体按压腹部可以摸到包块,晚期肿瘤过大阻塞肠道,可能会出现肠梗阻的症状。


        直肠癌在临床上会表现出直肠刺激性症状,例如:排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大便不成形、便条变细、排便费力等,粪便中可能混有暗红色血液,伴有黏液出现。如果阻塞肠道,也会出现肠梗阻的症状;癌细胞侵犯周围组织时,会出现累及器官的异常症状,如侵犯前列腺、膀胱会出现尿频、尿痛、血尿;当累及阴道时,会出现阴道异常分泌物;累及骶前神经时可出现骶尾部剧烈持续性疼痛。


       需要注意的是,两种肿瘤排出的粪便中如果混有血液,应该都是暗红色的。便前出现少量鲜红血液,应该首先考虑痔疮破裂,而不是肠道肿瘤。

            高危人群要注意

       50-75岁人群:该人群具有平均患结直肠癌风险,应重视结直肠癌普查筛查。


       50岁以下高危人群:


   (1)有结直肠癌病史者;


   (2)一级或二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发病史的人群;


   (3)家族中曾患有腺瘤性息肉者,包括已治疗者;


   (4)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家族史者;

   (5)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多发性息肉、腺瘤、克罗恩病患者;


   (6)盆腔放射治疗者、女性生殖器官癌/瘤患者;


   (7)寄生虫病(血吸虫病)者;


   (8)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者;


   (9)肥胖、长期饮酒、少食新鲜蔬菜者。


            定期筛查早发现

       粪便隐血试验:该试验是结直肠癌无创筛查的重要手段,包括化学法和免疫化学法。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人群筛查参与率相对较高,研究证实其能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免疫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明显提升,更适用于人群筛查。目前推荐每年进行1次粪便隐血试验检测。

        粪便DNA检测:多个权威组织推荐将其应用于无症状人群结直肠肿瘤早期筛查,推荐周期为1至3年1次。


        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在结直肠癌筛查中占据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地位,是结直肠癌筛查流程的核心所在。结肠镜下活检或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是结直肠癌确诊的金标准,镜下切除癌前病变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推荐筛查周期为每5至10年进行1次高质量结肠镜检查。


          打好治疗“组合拳”

       手术是结直肠肿瘤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主要分为传统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以及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其他治疗方法包含化疗、靶向治疗、放射治疗、中医药治疗等。


       早期的结直肠癌通过手术是可以治愈的。因为肠道对于放疗的敏感性较低,所以结肠癌通常较少采用放疗治疗,而常采用手术配合化疗的形式。


        一期的结肠癌通常也是不进行化疗的,以肠镜下手术切除为主;二期结肠癌化疗的作用也存在争议,除非是确定了T4、未分化肿瘤、血管或神经周围浸润、淋巴结取样不充分等危险因素;对于三、四期的结肠癌,化疗是必要的手段。与结肠癌治疗不同的是,直肠癌采用放疗较多,术前放疗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术后复发率。

           健康管理不可少

       多食粗粮,少食精细粮:研究表明,一天吃90g全谷物,如玉米、高粱、燕麦,能将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降低。


       减少红肉、加工肉类的摄入:长期摄入红肉和加工肉类会增加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研究显示,高温烹饪(如烧烤、煎炸)可能是导致结直肠癌患病风险增加的因素,这可能是因为蛋白质在碳化过程中产生了多环芳烃及其他致癌物。


       多吃蔬菜水果:不少蔬菜和水果是纤维素的重要来源。研究表明,多吃蔬菜水果可使结直肠癌发生风险减少50%。植物纤维素能增加粪便量,使粪便成形,保持粪便内水分,稀释结肠内致癌物质,吸附胆汁酸盐并经粪便排出体外,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生。

      多吃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维生素 A、C、E、叶酸等,能使腺瘤性息肉患者的细胞异常生长转化为正常。饮食中适当增加钙、镁、硒、蛋氨酸等可以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


       某些膳食含有抗癌因子,可适当增加进食量:如大蒜、洋葱、葱中所含有的硫醚成分,葡萄、苹果中含有的植物酚以及胡萝卜素,柑橘类含有的萜,都被认为是具有抑制突变和抗癌作用。尤其是大蒜,有研究表明,大蒜因在体内代谢产生硫化氢等,使其能够较好地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适当增加以上膳食,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


        吃鱼:摄入淡水鱼、新鲜鱼、海水鱼能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


       培养规律健康的饮食习惯:饮食定时定量,禁止“饥一顿、饱一顿”,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量,避免烟熏、烧烤类食物的摄入,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

       戒烟戒酒:避免吸烟,尽量远离“二手烟”的伤害。建议戒酒,即使少量饮酒,也会增加患癌风险。


        多晒太阳:户外紫外线B段光照较低人群,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较高,这可能与维生素D的活化减少,即25-(OH)-D水平低有关。因此,建议多晒太阳。


         健康减肥:减少能量的摄入能防癌,体重指数(BMI)每增加5千克/平方米,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会增加5%;腰围每增加10厘米,其风险会增加2%。因此,肥胖患者应积极、科学、健康减肥。

适量运动:运动对身体的益处是不可否认的,减少久坐、增加体育锻炼,对结直肠癌幸存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


   积极治疗癌前病变:对于患有已明确的癌前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腺瘤性息肉等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避免癌前病变发展成为结直肠癌。如有结直肠癌或腺瘤的个人或家族史者,结直肠癌发病风险较普通人群高,需要提前进行普查与随访。如家族中直系亲属证实发生遗传性非腺瘤病性结直肠癌的人群,建议早于直系亲属发病年龄的20年前行肠镜筛查,以尽早发现可能导致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并及时处理。

阅读 26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