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相遇“和美”、聆听“数学之美”——通济小学数学教师参加“和美课堂”小学名师数学观摩研讨会

创建于04-18
阅读 47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四月之春,繁花似锦,绿意盎然,每一刻都流淌着生命的欢愉。第二十一届“和美课堂”全国小学名师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于4月13在长沙育英学校正式拉开帷幕。通济小学派出两位老师走进和美课堂,共赴春日盛宴。

  本次活动安排了观摩课和专题讲座,专家们给我们带来了一堂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这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课例让我们热血沸腾。和美课堂是老师教学探索之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着老师们的教学研究之路,也为“双减”之后的课堂转型,开辟了新思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和美课堂,感受和课堂。

                名师风采、彰显魅力

       苏明强老师《折线统计图》+《关于  数据意识的几点教学建议》

       苏明强老师从教学的基准点(直观图示升、平、降)——教学的生长点(形成统计表和统计图)——教学的延伸点(读懂统计图中点和线)——教学的拓展点(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开展教学。用汽车行驶为例,带领学生从“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四个步骤,经历完整的数据分析过程,通过线段和点的变化,引导学生说出“升”“平”“降”三个关键字,并理解线段和点表示的含义,让学生深入体会变化规律。学生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描述生活中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课堂上,苏明强老师幽默的语言,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丁元春老师《丘成桐教我们学数学》

       丁老师从丘成桐先生的经历出发,引导学生重走丘成桐爷爷小时候的思考之路,让孩子体会思考的过程,也就体会到数学的真正滋味,学“活数学”,“学活”数学。这节课让我真切感受到孩子们的思维在生长,数学学习认识得到了提升,学生当场说“数学强,则国强”!

  华应龙老师《买牙膏的故事》+《国数课,祖国需要,我们就去教》

       华老师教授的《买牙膏的故事》,虽题为小故事,实则包含大智慧。学生在“牙膏口径扩大1毫米,销售额提高32%”的故事分析中,综合运用已学的 “变化的量”“圆的面积”“圆柱的体积”“增长率”等一系列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化他人的错,养自己的正”,深刻体现着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贲友林老师引导学生“估一估”“摆一摆”“画一画”,利用简单的教具、学具,通过满铺、半铺、不铺,不断地追问,启发学生深度思考,深入体验公式的推导过程,明晰了本节课的几个本质关系:一行摆几个、摆几行与长、宽的对应关系,长度单位与面积测量的关系。这节课既关注显性目标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又注重用长度单位达成面积度量这个隐形目标,将量感、几何直观、空间观念等数学核心素养融入教学全过程。

                胡健老师《数说八一起义》

胡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将同一事件的数据关联起来思考,从而认识到革命武装战争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让孩子们用数学的眼光感受到了八一起义的艰难抗战。

                          小数的初步认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刘延革老师通过生活中常见的钱数、身高、质量,引入生活中的小数。开始用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以及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来认识小数,通过图形帮助学生来理解小数这个概念和小数的意义。其次通过读一读区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的区别,并把1米平均分成10份,通过整数、分数、小数来表示其中几份是多少,让学生理解三者都是有联系的。并在数轴上找到对应的小数,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数行结合的运用。

                       平移的再认识

        张齐华老师的课给足学生时间,让学生带着任务,在组内合作交流,自己提出问题并互助解决问题,教师只需要进行适当的提炼,并留下结构化的板书,真正的将课堂留给了孩子们。

       一张张笔记是我们向“和美”迈进的坚定证明。

  一场场精彩的展现,一次次智慧的冲击,我们在品味中思考,我们在思考中进步。诗意春天,“研”途有你,在名师引领之下,我们将继续追随着名师们的步伐,不断探索、不断前行。

     热闹的活动现场,浓郁的学习氛围。与“美”相遇,“和”在精彩,“美”在不同。潜心修学,汲取精华,求同存异,成己之美。“双减”政策下,新课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教学怎么走?又将走向何处?名师们通过一个个精彩的课例,在朴实自然、真情流淌、思维绽放、生命拔节中,指引着我们立足课堂,感悟数学的本质。

阅读 47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