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阅读,就没有教育。没有专业阅读,就无法造就真正的教师。”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专业阅读的引领。数学组全体教师开展了数学教研活动之“共读一本书”的活动,本次共读的内容是———华东师范大学郭允漷教授的一篇名为《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专业的听评课》的专业文章。
01春风轻拂,读书正当时
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次阅读就是一趟心灵之旅。坚持专业阅读,提升阅读品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数学组的老师们认真研读《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文并记录了自己的理解、疑问、收获等。
笔记
思考
整理
02书香渐浓,分享中成长
“在阅读中寻找灵感,在分享中启迪智慧,在实践中走向专业。”数学组老师共同学习,认识到课堂观察的意义及方法,了解了课堂观察的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明白了课堂观察的基本程序等内容。老师们准备尝试借用《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文中提供的课堂观察表范例,选取了“学生维度”这个量表在组内公开课评课中使用,并积极分享自己的收获。
高数组
郭玉环老师:
读完《课堂观察》我终于领悟到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的学习,无论是教师行为的改进、课程资源的应用,还是课堂文化的创设都是以学生课堂的有效学习为落脚点。在课堂观察中,观察的主要对象不再是授课老师,而是学生的学习,所有的观察点都是为改善学生的学习而设计的,所以,课堂观察的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学生。
从课堂观察的流程来看,课前会议需要授课老师进行有“任务”的说课,授课老师“被迫”不得不去钻研教材,熟悉考试大纲;课中观察需要观察者去确立观察点,开发观察工具;课后会议需要观察者根据观察数据和现象去撰写观察报告。这每一步都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正如一位老师所说:“课堂观察为每个人的思考、研究提供了一个合作的平台......专业的眼光和智慧经常碰撞在一起,使我们得到更快、更好、更专业的发展”
艾小聪老师: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课堂观察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是一种行为系统,研究方法,工作流程,更是一种团队合作。它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三个环节。课前会议它让我们明确观察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观察对象,确定观察行为;课中观察,让我们收集观察所得来的信息;课后会议,让我们处理观察数据,呈现观察结果,解决我们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夸夸其谈。这一系列的行为系统,研究方法,工作流程,合作方法紧紧围绕着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而运转;促进老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课堂观察是一种课堂研究的科学方法。教师天然是课堂观察的研究者、使用者、反思者。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讨论和发现课堂中各个环节、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探讨课堂教学种种可能,从而认识课堂、理解课堂、改进课堂。通过课堂观察,营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和工作环境,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提升课堂教学研究的水平和质量,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中数组
黄祉璐老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了解到了课堂观察应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三个阶段。此前我们可能更多的聚焦在课中观察和课后会议。其实不然课前会议有着它不可替代的位置,课前会议是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有效的商讨,确定课堂观察的目的、重点、量表制作等相关事项。其目的是为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观察者和观察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让观察者对被观察者的客情有一个了解,以便确定观察点。
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我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分门别类,攻克重点,提高效率。
刘倩芸老师:
LICC范式给我提供了很多实操性的帮助。作为一名新教师,以往的听课过程中确实存在不知道哪些内容该记录,过度关注课该怎么上。通过今天对此范式和量表的学习,我知道了还需要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同时还需提升课堂文化,为后期的听课学习提供了操作性极强的指导。
陈世勇老师:
通过研讨学习,对于传统的听课评课存在的问题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主要体现在听课无合作的任务,无明确的分工,评课,无证据的推论,存在应付任务的现象。作者提出了听评课的课堂应该注重四个要素: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其中学生学习是课堂的核心,围绕四个要素展成20个视角和68个观察点,涵盖课堂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师今后的听评课指明了方向,促进教师听评课的高效开展。
曾雪老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对听评课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反思自己在之前的听评课过程中,关注点往往比较单一、肤浅,LICC范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专业与全面的听评课标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要践行这一标准,摒弃简单化的理论思维,真正做到课与人(教师与学生)二合一,与同伴教师合作实践,设计出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的课堂活动。
齐琪老师:
通过这次学习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开展课前会议,把说课提到课前,把问题抛出来,大家分析讨论,以便观察者确定有针对性的观察点。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应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角度来看,课堂提问应尽量使学生置身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愿望,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产生顿悟和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也促进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
高蜜老师:
通过本次的学习让我明确了听课时如何进行课堂的观察和诊断,教师钻研教材,处理教材、分析学生、选择教学策略、制定教学环节、反思研究教学等方面做出观察透视,提高具体改进意见,从而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
同时也让我对照68个观察点开始思考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定位,教育评价等,发现自己平时教学的不足。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后的教学我们要怎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如何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都是我不懈的追求。
低数组
徐婷老师:
LICC范式的专业性标志在于,课堂观察的主要对象不是教师教学而是学生学习,所有的观察点都是为了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而设计的。而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就要时刻进入研究状态,以“学”为中心,学生学习为定量,教师教学,课程设置和课程文化为变量,形成学习共同体。
李程老师:
通过对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学习,我了解到听评课需要做到专业,而且要分工合作。课堂的4要素20视角68观察点,一个老师的注意力是难以覆盖的,那在上课听评课之前,就应该进行明确的分工,一个老师关注其中一两个要素就可以了,在评课研讨的过程中,就会更加详细明确,也会更加客观和专业。上课教师和听评课教师也能得到专业的成长。
蒲秋玉老师:
大多数的听评课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活动、言语行为等,大多都是范范而谈或只针对一个活动行为讨论,无法基于学生是否有效学习的证据等给上课老师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课堂观察LICC范式提供了专业的听评课标准,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四个方面细分了多个观察点。
教研组通过课前会议的分工,课中观察的记录,课后会议的讨论,基于收集的可靠数据可以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找出课堂中哪些影响因素会促进或阻碍学生的有效学习,从而教研组集智分析讨论出有针对性的、对教学有改进的建议和对策。
秦文珍老师:
不要求面面俱到,但要把握核心。听评课时,我们需要关注教师是否能够”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生活动,保证学习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看教师是否实现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课堂教学。
此外,我们还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是检验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听评课时,我们要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是否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展现出好的学习的成果,只有达到了这样的效果,我们才能说这节课是成功的。
03笃而不怠,共读而思齐
活动的尾声,谢校长针对本次数学教研活动中的呈现方式、互动形式、探讨内容与思考方向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对数学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让所有数学教师备受鼓舞、受益匪浅。
郭允漷教授的《课堂观察》一书,不仅引领教师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更重要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智慧,但我们更需要努力。前辈们在无数次山重水复和风雨萧瑟中走向柳暗花明的故事也激励着我们行而不辍,笃而不怠。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愿每一位老师都能做一名
有情怀、有思想、有温度、有智慧的教书人。
图文:全体数学教师
撰稿:郑虹
审稿: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