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能人返乡“孵化摇篮”

用户2715767
创建于04-18
阅读 23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我们要深刻认识人才发展的支撑作用,鼓励能人返乡,使其成为引领乡村发展的带头人。但是,该如何构建能人返乡“孵化摇篮”,让在外能人想回来、回得来、留得住,却是一道亟待解开的必答题。

打好“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的“乡愁牌”,让能人有期待、想回来。相比于大城市,乡村特色农产品市场潜力大,乡村旅游、自媒体经济等不断发展壮大,绿水青山、特色传统民俗是不少人记忆中的乡愁,对于那些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要想办法把他们引回来。这时,应该以乡情乡愁为桥梁,以服务为抓手,建立外出优秀人才信息库,释放“乡愁引力”,吸引在外乡贤回乡“筑巢”,回报桑梓,充分利用乡贤智力人脉资源,形成乡村内源性发展新动力。

    打好“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政策牌”,让能人有依托、回得来。“良禽择木而栖”,要想栽好梧桐树,一是要善于抓住各类人才的“需求点”,加大农业农村人才创业扶持力度,在进修培训、资金、土地、技术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解决返乡创业难的问题。二是对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要给足成才成长空间君,用活人才。“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用其所长,拓其所能。三是给位子、给实惠、给荣誉,对扎根乡村的能人进行表彰,加大典型宣传力度,确保引进来的人才在干事上有劲头,干成事有盼头。

    打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服务牌”,让能人有保障、留得住。做好乡村振兴的人才并非“一引了之”,人要招得来,也要留得住。一方面,要提高人才服务水平,整合资源,为人才解决住房保障、医疗待遇、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让其心无旁骛地投入乡村振兴事业建设中。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人才结构性报酬制度,以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政治激励“三管齐下”,使其找到归属感与获得感,让引进来的人愿意留下来。

    泱泱大国,济济多士。人才是进行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乡村发展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实施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构建能人返乡“孵化摇篮”,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阅读 23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