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研究“生活案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课题,切实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科研能力,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水平,一年来,课题组多次开展集体备课、听评课、读书活动,成员积极承担、参与高效课堂、送教下乡、优质课评选等展示课、赛课活动。
2022年9月29日,涵江区基础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课题组成员翁娟老师执教三年级《“119”的警示》一课,在课堂中,翁老师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创设情境活动以及闯关游戏,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的主动性,整节课学生思维活跃,参与度高,在交流讨论中帮助学生掌握了本课知识点,落实了教学目标。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自护逃生的知识转化为习惯,让学生带着经验走进课堂,带着收获走出课堂。
2022年12月2日上午,在涵江区道德与法治学科“新课标新课堂”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课题组成员林榕春老师执教《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课堂伊始,林老师出示“贡献”二字,通过谈话引起思考:年龄尚小的我们能不能为家庭做出贡献?顺势导出“为家庭做贡献”这个主题。接着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也能为家庭贡献力量,并进一步回望自己的生活,分享典型事例,再现已有的经验,明白家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陪伴、互相支持就是对家庭的贡献。然后依托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出家庭事务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积极讨论。最后引导学生总结、收获,并鼓励大家积极践行。整节课都能紧密结合学生的真实经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现实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家庭贡献的理解,使学生们懂得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为家庭做贡献。
2022年12月,课题组成员陈素娟老师执教精品课《我爱家乡山和水》,在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中,入选部级精品课。陈老师紧扣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广泛挖掘课内外的可用资源,通过创设生活中有趣的活动情况,捕捉鲜活的内容,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的体验中爱上家乡的山和水。
2023年3月24日下午,在涵江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优秀教师送教下乡活动中,课题组成员陈素娟老师执教《生活处处有规则》。陈老师创设无规则游戏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汇报课前调查访问寻找到的社会中各种场所的规则”使他们学会实践,乐于实践。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生活,服务社会,使他们的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通过主动实践,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了生活中的规则,并在实践中产生了新的价值观,使他们的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得到了培养。在活动中,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的独立性及个性也得到了发展。
2023年5月8日上午,在涵江区道德与法治学科“新课标新课堂”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课题组成员林榕春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当冲突发生》。林老师巧设教学环节和教学情境,以班上两位学生闹矛盾为引,贯穿整堂课,再以这个真实情境为契机去引导学生剖析原因,掌握化解冲突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并在课堂上现学现用,引导学生找引起冲突的对方,用恰当的方式化解矛盾,使课堂开出了一朵朵友谊之花。教学案例及教学活动都紧贴学生的学习生活,践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从生活中来,再现生活,回归生活”的特点。
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导入——明理——践行——升华,层层剖析深入,让学生在学习、交流和讨论中学会正确处理生活中的矛盾,树立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意识。
2023年6月13日,在莆田市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选中,课题组成员陈素娟老师执教《正确认识广告》,课堂由日常生活中买书包的案例切入,一下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学习兴趣浓厚。随后,又以电话推销的形式引入对“虚假广告”的探讨,将学生情绪调动起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真假广告进行区分。先讲解规则,再进行活动,最终揭示出了虚假广告的真面目,小组讨论井然有序,寓教于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辨别广告可信度的方法。
2023年6月19日,在涵江区小学道德与法治黄志红名师工作室送培送教帮扶活动中,课题组成员郑媛老师执教《父母默默的爱》。她在课堂上通过“记录表”任务的反馈情况,引导同学们初步感受父母的爱,发现了生活中父母每天为自己做的许许多多的事情,感受到了父母浓浓的爱。再通过情景表演、“护蛋行动”、对话交流以及小故事的分享,让同学们的感情得到了升华,进一步感受到了父母无微不至深深的爱。课堂最后,在赞美母爱的诗句中,郑老师引导同学们赞美父爱并用信卡书写爱,表露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个人可以走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很远”。科研之路任重而道远,但课题组老师们热情高涨,经过一年的实验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信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取得丰硕的教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