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级高二历史组第17周教研活动安排:
主题:
1.政治学习
2.集体备课
主持:童斌善
主讲:张映
主评:全员
主编:张映
一、政治理论学习:
教研伊始,22级历史组全体成员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第七模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必须把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好、贯彻好、落实好。
二、集体备课
本次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内容为大一轮复习第二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先秦思想文化。从大概念教学理论出发,我们首先整理出了这一时期的主要时代特征:
1、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封建制度确立;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2、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生产力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加速向封建土地国有制转化,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发展。
3、民族关系上:民族交流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思想文化上:划时代的变革,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重点把百家争鸣做出了解释。百家争鸣,原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后来用来比喻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不同派别、不同见解之间的自由争论和批评。在中国历史上,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前5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在中国历史上,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至秦统一前的社会情况,其代表人物有孔子、老子、庄子、墨子等,他们的思想主张各异,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
在百家争鸣的时期,各种思想和文化都得到了充分的交流和碰撞,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丰富多彩的思想文化景观。这一时期的思想和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的思想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