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视导促发展,精准把脉助成长——县教师进修学校刘海英主任到我校指导教学工作

雨晴
创建于2024-04-17
阅读 46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切磋琢磨方成玉,扬帆起航正当时。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数学教师的素养,提升学校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特邀请县教师进修学校数学教研员刘海英主任到哈拉道口镇小学进行为期两天的指导教学教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刘主任和学校各位教学工作负责人还有各位数学教师深入课堂听课,并且还进行了评课指导。




       第一节课是由王莹老师执教的一年级《动手做(二)》,主要是认识七巧板,并且能够利用七巧板拼出正方形和三角形,以及更多的美丽图案。课程开始以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了七巧板的由来,让他们了解到七巧板是我国著名的拼图玩具,并且很受西方国家的欢迎,让孩子以此为自豪。

        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出来许多美丽的图案,如小猫、房子、花朵等。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整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但是在展示环节应该多让孩子用语言来描述他是如何拼出来的,这样更能够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节课是由郭超妍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买电器》,主要是让学生在买电器的情境中通过解决三个问题串中的四个问题,理解整百整十数的加减法的算理以及计算方法,并且能够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学生积极性很高,能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本节课主要是运用以往  学习过的数线法、计数器法以及口算法来解决问题,由于前面导入复习不够,导致学生对三种方法掌握不熟练,解决问题时不能够敢于表达,没有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应该充分复习一下,并及时给予积极性鼓励评价,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表达,从而真正理解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算理算法。

第三节课是由刘梦迪老师执教的三年级《分一分(一)》,主要是结合具体情景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能读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结合折纸、涂色的活动,表示简单的分数。

对于新的知识,学生们非常热情,学生们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找一找的形式,逐步的体会到了分数的意义,在同学们探究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同学们对于新的知识非常好奇又勇于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应该多让学生发言,对于学生的回答,及时肯定或及时纠正,让更多的孩子尝试回答并且语言更加清楚明了,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

第四节课是由王孟颖老师执教的四年级《包装》,这节课通过复习导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乘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在为笑笑同学包装礼物的情境中,探索小数乘法运算,并理解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重要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生能够在之前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情境列出小数乘法算式并能够判断积的小数位数。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根据情境独立思考以及与同学交流来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由于没有给同学们足够的时间来表达,导致学生被动接收内容,没有充分把课堂交给学生。应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大胆试错,来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第五节课是由韩晴宇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的第四单元第四课时《长方体的体积(一)》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体积概念和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从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自我建构新知,在体验中掌握数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重大的发展。此时,学生对立体的空间观念还很模糊,教师特别注意到加强实物或教具的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深对长方体计算公式的理解。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向学生们渗透了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引导生们要大胆猜想—发现关系—验证推导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让学生在发现一验证中体会数学的乐趣。

但是在讲授新知识后,应该让学生做练习,练习要少而精、有梯度,这一部分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逐步改进。

阅读 46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