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蓝天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寻觅压力的出口之路

创建于2024-04-17 阅读1613

从前车马很远,书信很慢,一生只专注于一件事。如今繁花似锦,浮华人生,我们要应对来自于工作的、恋爱婚姻家庭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环境的、个人健康问题等等各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机体产生负面情绪和行为反应。

打开正确的应对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调节方法,首先识别对你影响最大的压力源,问问自己当前情况是否可控。可控压力源,即那些付诸行动后会立刻减轻的压力。将重心放在这些压力源身上,不然试图掌控自身能力之外的事情只会徒增压力。如果某件事情无法掌控,那就得学会放下,将精力投入那些可控的事情。一旦明确自己可控的事情,就可以试着消除压力了。

我们长大后的多数烦恼都来自对自己和他人的过高期待,而自己的焦虑情绪,其原因无非就是自己当下的期待超出了实际能力。很多人都是想要的很多,才导致自己心神不安、无法专注工作和学习。比如积压了很多任务,感到时间不够用,心里越想既把这个干好,又把那个做细,结果哪头都无法投入,很纠结...那么不妨主动降低期待,放弃或暂时搁置那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任务。因为很多任务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欲望加给我们的,就算暂时放弃天也不会塌下来。当我们主动放下那份不切实际的期待后,反而可以安静下来,专注于眼前最重要的事情。

当然,有些事情是自己没有办法选的,比如医护资格考试,我们总不能放任不管吧?事实上,如果我们对某一次考试真的心有余力不足,那还不如降低期待,告诉自己最差的结果无非就是没考好,大不了明年重考。然后本着重新开始,能学多少就学多少的心态,把多出来的都当成惊喜,这样我们反而不再担忧害怕,能静下心学习。当我们遇到畏惧的人和事时,不妨假设自己最担心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此时心理预期在低谷,反而能放平心态,从容面对。主动消减欲望、降低期待的目的在于让自己丢掉精神包袱、轻装上阵,毕竟焦虑只会让我们停滞不前。 

我们最初是这样做成一件事的:婴儿时期蹒跚学步。在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时,我们能毫不着急、毫不畏惧、毫不气馁,始终欢快地往前走,并且最终成功了。长大以后,我们却总是在学习一项新技能或进入一个新领域时遭遇焦虑和失败。因为我们总是想要太多、急于求成、害怕被嘲笑,遇到打击就觉得自己肯定做不好,于是没走几步就停下来了。虽然成年人的世界不像孩童的世界那样无压和宽容,但不得不说,儿时的两个品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一是只做刚需之事。正如走路对孩子来说就是生活的刚需,因为他必须学会走路才能拥有行动自由。所以他们有很强的学习欲望,愿意持续练习,又因为刚需不多,所以目标也很聚焦。

二是没有期待之心。由于孩子是懵懂的,不知道害怕与恐惧,所以他们既不在意前进的挫折与失败,也不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评价,更不要求自己在短时间内必须掌握,他们只关注自己当下的点滴进步与喜悦,在时间的加持下,最终掌握了诸如走路、说话这样的全新技能。

这其实是普通人成事的秘密,但当我们长大之后,这些宝贵的品质却不知不觉地被丢掉了。我们总是同时做很多很多事,又想马上看到结果,还特别在意他人的评价,以致看不到进步就会烦躁,遇到退步就自我否定。如果我们能主动回归幼时的自己,回归那种允许自己慢慢变好的状态,每天进步一点点,那我们依旧可以从容地做成任何想做的事情。

压力如水宜疏不宜堵。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比如跑步、瑜伽、舞蹈、体操、骑自行车等,每天安排至少半小时的锻炼,锻炼能降血压、管控压力且利于释放激素,内啡肽可以活跃血清素帮你保持积极心态。灵魂要想走得远,身体必须在路上。

培养兴趣爱好,兴趣爱好会让你分散注意力、减轻压力、有所期待并与志同道合的人增加往来。想想自己曾喜欢或一直感兴趣的事情。确保这件事真正让你放松心情。另外,确保自己能定期参与这项爱好。写作、唱歌、画画、弹奏乐器、做志愿者、园艺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尝试正念减压,通过冥想练习正念,有助于掌控压力。方法如下:寻处静谧舒适、无人打扰的场所。坐直,不要东倒西歪或后仰。如果坐在地上,那么交叉双腿;如果坐在椅子上,双腿落地呈90度,双手放大腿上。轻闭双眼或看向眼前的墙,不要分心。深呼吸,用鼻子吸气,嘴巴呼气。心神"跟随"呼吸起伏,感知空气的吸入与呼出。最终,思绪会随呼吸飘远。明白这点,但不要太过忧虑或批判自己,注意力重新放回呼吸上即可。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被无形的齿轮推动运转,处于巨压之下,烦躁着,迷茫着,痛苦着。相信自己就是最大的救赎者,一定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张弛有度、劳逸结合,解锁属于自己的隐藏赛道。

阅读 161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