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绽放精彩,“异构”彰显新意---广州市白云区石井片初中音乐学科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王丽敏c
创建于2024-04-17
阅读 149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促进教师学习与业务能力的提高,推动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2024年4月12日,广州市白云区石井片初中音乐学科开展了初一年级《彼得与狼》“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石井片全体初中音乐教师到场参加。

同课巧思 异构纷呈

      《诗经》中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师生承载,又会是怎样的课堂情景呢?老师们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准备,巧妙设计,分别从不同角度诠释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同学科老师们展示了自己的教学风采,呈现出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坚持把时间、空间、体验、快乐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融洽的课堂氛围,有效的师生互动,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子璇老师以视频导入课堂,通过让学生对比观看《猫和老鼠》有声视频与无声视频的区别引出课程《彼得与狼》。进一步分析课本中出现的各类管弦乐乐器特点加深学生对交响乐队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讨论乐器匹配人物形象与性格。最后通过创编校园故事的方式,更加深了学生对《彼得与狼》各类管弦乐与课本的人物的理解与感知。

        张悦老师同样以《猫和老鼠》视频导入视频左下角配以交响乐队演奏视频,抛砖引玉引出交响童话体裁概念,从而介绍《彼得与狼》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新授环节,以童话故事中每个人物形象与乐器的联系和从音乐要素出发分析每段旋律中现有的音乐要素(其中包括各段旋律特点,速度、力度变化、体裁风格等);在分析时部分加以学生的体验。课程的最后进行学生小剧场表演。充分体现了学科的融合的重要性。

思维碰撞 共同成长

         同课异构过后,全体听课教师聚集在一起研讨。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广州市白云区云湖实验高级音乐教师李文彬老师与白云区理事会理事许佳衡老师分别对此次参与同课异构的课堂进行综合评价:二位音乐老师形象好,气质佳,专业突出。子璇老师课堂重点突出,专业知识输出较强。张悦老师,课程结构完整,重难点突出,以音乐要素为重点,充分体现音乐本位思想。最后,由石井片音乐学科组长舒沛泓强调,音乐是听觉艺术,在音乐常规教学中,要让孩子多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在体验音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此次同课异构活动在展现每个教师风采的同时,更形成了多向思维碰撞,集体智慧的凝聚。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双减”的大形势下,石井片初中音乐学科将以本次活动为起点,拥抱改变,迎接挑战,不断精进,提高育人质量,共同追求教育教学的诗和远方。

文字:田静

图片:王丽敏

审核:舒沛泓

阅读 149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