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小·教研篇】落实“双新”   立足思政   单元整合   实现突破——小店区第一片区数学联片教研活动

马鑫
创建于2024-04-17
阅读 157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研无教,则无以立足;

           教无研,则无以长久! 

           在奇思妙想的数学世界里,                        

           在才思轻扬的数学课堂中,  

           我们共探数学之妙,

           共享数学之美! 

        四月春光无限好,遍地黄花分外香,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为了进一步践行新课标理念,推进大单元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2024年4月17日下午第一片区数学在小店区第二实验小学校开展了“落实双新 立足思政 单元整合 实现突破”主题数学教学研讨活动。

                     课堂展示 创新实践

       首先,来自北营小学和九一小学的两位优秀教师围绕单元设计进行了精彩的课堂展示。

       第一课时由北营小学的毛丽霞老师执教《小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小数知识的起始部分,是对数的认识的一次扩展,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沟通分数与小数联系的重要基础。小数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数,部分学生已经会读或会写小数,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授课的,以轻松、快乐的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00:05

        第二课时由九一小学小学的田慜老师执教《小数的大小比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田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大胆探索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这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将教材中较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化成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实际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会、理解并掌握知识,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研读课标  建构单元

        接着,由小店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刘斌老师《小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整体教学分析。刘老师从整体入手,立足新课标进行单元分析,通过研读课标,各大版本教材比较,学情调研,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的衔接架构,为教师进行了系统的整理。

                      评课交流 经验分享

         先由教研员李丽芳老师就毛丽霞老师的《小数的初步认识》和田慜老师的《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思路及设计意图分别做了点评,并对不足之处给予了解决措施。最后对小店区第二实验小学刘斌老师的《小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整体教学分析,也给予了可行性的指导,建议要把课标与具体的课例进行对接,要有个人观点的呈现,抛出理论紧扣案例,做到思路清晰,做到易于他人能看懂,听懂的重要性。

        接着由九一小学老师李迎春老师把《小数的大小比较》授课思路进行了解析,包括前期准备到后期试课的每个环节,进行了分享。田慜老师也把自己在课堂中未抓住的生成做了反思,发现心中目标明确,但是目标定位模糊,导致环节处理的程度不够深入。

        然后由北营小学张丽荣老师对于本校的《小数初步认识》课后反思,寄予以后教学中应该会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最后由小店区第二实验小学李燕校长对此次教研活动做了总结点评,对授课老师的辛勤付出给予肯定。教师要真正的把握学生学情,落实课堂,做到单元与课时之间的承接,做到心中有数,灵活多变。

       “研”是为了更好地“教”。我们要将教研所得落回到课堂教学当中,让教研活动成为促进教师发展的基石,提高教学质量的阶梯,相信第一片区数学教师会将本次活动中的所学所悟运用到教学当中。

                              撰稿:马鑫

                              摄影:马鑫

                              编辑:马鑫

                              审核:张晓敏

                               终审:李燕

阅读 157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