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最美人间四月天,共谱教研新美篇---记陈丽娜名师工作坊线上研讨活动

创建于2024-04-17 阅读248

       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且睿智。4月16日,陈丽娜名师工作坊的成员在陈丽娜主任的带领下,开展了工作坊的教研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沈蕾昕老师和皮清华老师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纷呈的公开课。课后,全体工作坊老师结合新课标理念纷纷积极发言探讨,给出建议。

课堂实录

       今天的第一节课是由沈蕾昕老师带来的,内容是六年级下册Unit3 Mary's diary的第1部分。

      课程开始时,沈老师出示了Anne Frank的图片,让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复习相关知识,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接下来,沈老师向大家展示了Mary的日记。学生通过熟悉文本,找出文中关键信息,了解一般过去式用法并掌握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沈老师还通过展示苏格兰相关知识,开拓学生视野。

       然后,学生通过进一步的阅读文本完成关于Mary相关信息的表格,通过这个部分锻炼学生归纳信息的能力。

       接下来,学生根据表格信息,分别用第一人称单数的复述和第三人称单数的转述Mary的基本信息,锻炼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最后,沈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出构成日记的要素,为本单元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节课是皮清华老师带来的,内容是六年级下册Unit3 Mary's diary的第6&7部分。

       课程开始时,皮老师带领学生回顾已学知识点,进一步理解、分析和比较文本内容,从而推断出日记的双重作用(记录过去&规划未来),贴近新课标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要求。

      在Presentation环节,皮老师引导学生在听,读,看的过程中有目的的提取,梳理所需信息,关注学生周末活动英文表达识记,重点引导学生运用will和be going to造句。

       在Practice环节,皮老师设计了多种活动和练习攻克本课时重难点。为了学生能更好的掌握句型结构,皮老师还运用了一段节奏欢快的chant,同学们充分感受chant的韵律和节奏,唱的很有热情。

01:22

       最后,皮老师通过对周末活动分类和头脑风暴的方式巩固学生知识的掌握,引入家务劳动分级知识进行学科融合。皮老师在现场调查学生的周末安排,并用谚语迁移学习来引发学生意识到合理规划生活的必要性,通过书写周末计划以及教授四象限时间管理法来引导学生科学分配时间。

说课环节

       两节课结束后,沈老师和皮老师进行了单元说课和个人说课。两位老师从指导思想、内容解读、学情分析,主题意义探究和个人教学设计进行了说明。

 评课环节    

      精彩的课堂呈现,激发了老师们热烈的讨论。三年级老师就课程的趣味性和课程活动的层次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刘灵星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活动都有一定的趣味性,沈老师在学科融合的过程中,介绍Scotland的时运用了有特色的照片,让学生印象深刻;皮老师的课程中采用了chant和“你比我猜”等活动,让枯燥的语法学习也变得更为有趣。

      杨婷老师认为沈老师的课上如果再加入一些与语法相关的活动,会更有意思。

      諶雅洁老师建议,沈老师的迁移创新环节中的漫画与本课时主题有些不契合,可以换一下。皮老师最后的活动可以加上日期天气,形成日记形式的文本,与本单元主题相结合。

       四年级老师就跨学科学习及英语学科素养提升方面进行了发言。

       罗睿黎老师表示从语言能力这方面,第一节课中的复述活动,由第一人称到第三人称的转述,能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第二节课中的句型改错活动,能让学生对这个部分印象深刻,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杨瑞涵老师谈到文化意识方面,两位老师分别用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苏格兰的民族文化和其他国家孩子的家务劳动清单,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

        瞿雅老师赞赏两位老师在课程里都有意识的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信息的能力和高阶思维的能力,课程涉及比较贴合新课标的要求。

       郭雪老师和章茜老师表示在跨学科的方面,两节课都有涉及,却还不够深入,有的点只是一带而过。可以再深入一些,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多钻研。

       五年级老师从本节课具体渗透了何种语言使用策略?和教师是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学习策略的渗透和引导的?两个核心问题展开。

      钟容老师认为沈老师的课采用了学习策略里面的组织策略,用结构化的方式呈现Mary's diary的背景信息,学生能够根据结构复述故事。

      刘欢老师认为两节课的设计还是很好的,层层递进。沈老师设计了一个花瓣的模式,从what,where,who等方面渗透学习策略的引导。皮老师在搭建语言支架这块做的不错,学生可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及板书支架,自主完成拓展任务,但后面也要注意多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全面性和逻辑性。

      李雅洁老师认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法基础和语言能力,建议皮老师可以结合这节课的内容及本单元主题生成一个文本,”你问我答“的操练形式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相对简单了一些。

      石健慧老师建议沈老师的课程中可以加入听的训练,让整个教学形式更加多样一些。

       六年级老师围绕教学评一体化在课程中的体现展开谈论,并给出一定的建议。

       张雯老师说老师要遵循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理念,要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还有教学评价紧密的联系起来。

       贾菲老师认为两节课程在教学评一体化这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建议老师给学生或小组的评价再具体一些,这样可以让大家有一定的参照和努力的方向。

      蒋茂兰老师建议皮老师课堂活动的指令可以再简单明确一些,实在不好表达的时候,可以采用做示范的方式让学生明白。

      陈惠文组长肯定了沈老师的学习能力,在课上充分运用了区教研员汪老师提出的教学建议。首先开课没有细碎问题,第二引用了课外资源,第三课堂活动层次非常清楚。建议关于苏格兰的介绍,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文本后针对文本提问后,再来介绍苏格兰,把活动后置,会更有意义。同时最后写的活动,可以用学校生活的图片来代替漫画,就更真实。对于第二节课,陈惠文组长建议可以提出How to make a plan?的问题,从课本中Sally和Simon的计划过渡到自己的计划,甚至可以给个项目化学习方案,如给来武汉的游客设计周末的短途旅行计划,把整节课的层提上去。

迎检工作要求

      陈主任对常规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备课方面:1.有的老师备课课时不足,需按要求超周备课。2.备练习课的时候,要标注重难点和易错点。3.备课中要有板书设计。4.小学科备课要有日期和批注。

     作业方面:1.听写每周要有3次,同时需要及时批改并要求学生订正,订正后需2次批改。2.《课课练》和听写本上要有目录。3.《课课练》上的四线格要有一定量的作业。4.对学生的书写要有一定的要求。

     另提醒老师要将教师工作手册中的各项内容补齐。

      每一次工作坊的教研活动都激活了老师们的思维,促进了老师们的交流与合作,还使教师个体和年级组集体得以快速、有效的生成和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团结一致,让教研活动更加扎实有效,让各项工作也都能更上一层楼!

撰稿人:贾菲

审稿人:刘颖 陈丽娜 陈惠文

参与人员:陈丽娜 陈惠文 刘欢 李雅洁 蒋茂兰 钟容 张雯 章茜 杨瑞涵 瞿雅 罗睿黎 郭雪 石健慧 沈蕾昕 刘灵星 吴巧 熊焱芳

阅读 24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