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四初级中学家长学校

美文分享(2024第1期)

夏成军
创建于04-17
阅读 385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关系大于教育 ——说给家长的心里话

      众所周知,在敌我战争中,“欲取和,先取胜”,而我认为家庭教育则恰恰相反:是“欲取胜,先取和”。也就是说,要想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接受父母的观点和教育,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必先尊重孩子的人格,接纳孩子的不足,倾听孩子的心声,悦纳孩子的建议,从而拉近亲子距离,优化亲子关系,然后才能谈得上教育和被教育——即关系大于教育。


      但现实往往是:亲子关系成了许多家庭的头号难题,所以使家庭教育根本无从谈起。


      孩子从呱呱坠地到呀呀学语,从蹒跚学步到缠绵绕膝,我们一直在享受着孩子带给我们的天伦乐趣,但有一天突然发现:从小在怀里滚来蹭去的心尖儿宝贝,此时却变得陌生而相对无言!


      那么,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无话可讲的呢?


      我们一起回过头来细细想想吧。


      大概是从不给孩子做上学的早餐开始的吧,让他从一天的最开始,就尝到了家中灶台冰冷、沿街到处觅食的浪子味道。


      大概是从放学后与孩子没有了分分钟的聊天开始的吧,他一进家门你就立马催到:“赶快写作业去!”你不知道今天孩子的学校里发生了什么趣事,他有没有受到老师的表扬或者批评;偶尔孩子想找你聊聊,你却说:“等等吧,等我忙完手头这点事儿再谈。”可等你忙完的时候,孩子已坐在了他的书桌前,此时你又不忍心去打扰了。


      大概是从孩子成绩不好、表现不尽人意时,你只会滔滔不绝地对他讲一大堆的“你应该……”、“你应该……”开始的吧。


      也大概是从你说“为什么隔壁家的孩子行,你却不行”,“都是因为你成绩不好,不争脸面,才搞得我们家总不和睦且颜面丢尽”这些刀子一般的话开始的吧。


      大概……,太多的“大概”,使孩子与父母的亲情温度在家长的浑然不觉中渐渐冷却,使孩子的心在家长的滔滔不绝、一吐为快中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你看着近在咫尺的孩子倍感陌生,对他的心灵去向模糊不清,任我们怎么努力、怎么焦急都无法明白、无法触摸、无法追上!此时的孩子已把心门对你紧紧锁上,即使你追到门外,可除了无奈、伤心甚至咆哮外,束手无策!


      试想,这种局面的亲子关系,即便父母满腹经纶,口若悬河,又有什么用呢?孩子会听吗?他会接受父母一厢情愿的教育吗?――关系糟糕了,还谈何教育!


       其实,孩子平时向我们要的并不多:


      小时候,他上学前,你花费一分钟的时间亲手为他戴上红领巾,摸摸他的头说:“孩子,祝你今天进步、快乐!”这样,孩子带着你的祝福踏上新一天的征程,心中温暖而有力量;放学回到家时你问问他:“今天你们班发生了什么趣事呀?说给我听听。”他的小嘴巴滔滔不绝中,感受到的是得遇知音一般的快乐。


      当孩子表现优秀时,你欣赏地望着他说:“有你这样的孩子,爸妈好幸运啊!”而不是说:“不要骄傲,继续努力,争取下次更好!”这会让孩子感到你对他永远都不满意。


      当孩子遇到失败时,就温柔地拥他入怀,温和而坚定地对他说:“孩子别怕,没人怪你,爸妈支持你从头再来。”


      后来,他长大了,当他烦恼、困惑时,如果我们一时还找不到答案,帮不到孩子,那么坐下来耐心倾听就是了,也许孩子说着说着,情绪没了,心情平静了,答案也就出来了。这时虽然我们没做什么,但孩子会把父母视为他最贴心的朋友。


      当孩子怀有心事,需要自己的心理空间时,请尊重他的边界,不自以为是地擅自闯入就是了。


      当孩子的心受伤时,对他说:“孩子,这里是家,很安全,你有什么委屈尽管说吧,有什么困难,爸妈和你一起扛!”然后,孩子会有勇气爬起来再次出发!


      再比如,在微信群聊中,我们是否可以把自己的三口之家或五口之家的群聊名称特意设置为“三人帮”或“五人帮”呢?这会让孩子对这个家具有牢固的归属感,从而会与我们彼此关爱,紧紧相依。那么,他的心还会在外流浪、漂泊吗?


       所以家长朋友们,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真的不是我们想象的要“大兴土木”,而是在生活的点滴中给予孩子尊重、理解、接纳和鼓励。在亲子和谐的前提下,其实每个孩子都喜欢听父母说话,并心甘情愿地接受父母的教诲,这时,父母才能最大化地实现教育的目的,最大程度地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


       家庭教育如此,在学校教育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常言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这一点,相信我们成年人在自己的学生时代也有过切身体会吧!那时候因为我们不喜欢某一学科的老师,就怎么也学不好他教的这门功课,可能直到今天,他教的某方面知识仍然是我们的短板。其实,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同样不复杂:一方面老师对学生真诚关心和爱护,另一方面,学生对老师自然就会尊敬、喜欢和信赖,然后学生就会在和谐阳光的心态中,主动朝着老师期待的方向去努力、去进步。这,不正是老师想要的教育效果吗?


       跳出教育的范畴,我们再看家中的夫妻关系、家人关系,进而放眼社会的种种关系,如同志关系、单位关系乃至国家关系,不同样遵循“关系融洽,一切好谈”的规律吗?


       话题聊到此处,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但关系大于教育,而且关系大于一切!


      各位家长朋友,你们同意吗?


 (节选:作者,平顶山市湛河区南环路小学老师李西侠)

阅读 385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