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书目《简单教数学》
简单课堂
看似简单,却有内涵;
看似简单,却有韵味;
看似简单,却不简单……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为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激发我校教师的读书热情,4月17日上午,根据科组计划安排,全体数学教师开展“读专业书籍,做智慧教师”共读一本书活动。
王志老师分享内容:三标准
1.教学目标“准”而实际
“教什么”与“怎么教”哪个更重要?
通过几个具体案例分析,指明了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2.教学环节“少”而实效
重点抓住三个教学环节求实效,一是导入,要做到“快”而“趣”;二是探究或讲解,要做到“慢”而“透”;三是练习,要做到“精”而“活”。
3.教学媒体“简”而实用
凡事都有优劣,只有分清楚了优劣,才能做到扬长避短。如课堂教学不能被课件捆绑,学生的动手操作不能被课件演示取代,教师的示范、板书还得货真价实。即教学课件应该用在关键处,在材料呈现时用课件,可以节约时间;在学生操作后用课件作总结性的演示,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等。
陈泽纬老师分享内容:三环节
1.导入“快”而“趣”
通过三个案例分析,课堂教学的导入做到“快”,就是给探究核心内容留出更宝贵的时间,使新知的学习更“透”一些;导入做到“趣”,就是让学生对新知产生好奇心和价值需求,增强学习的“内驱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2.探究“慢”而“透”
一种方法、一种规律、一个概念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而要想掌握一种方法,探究一个规律,理解一个概念,需要让学生经历比较充分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数学概念、方法形成的过程,对数学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教师教的过程 更是学生经历学的过程 需要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师生互动。总之,没有“过程”的学习 就没有感受和体验,就谈不上真正的理解与掌握。
3.练习“精”而“活”
课堂练习如何关注不同学生的发展?通过设计三道练习题来兼顾,第一题是与例题相仿的练习,叫“保底性”练习,争取每一个学生都能解。第二题是变式题,叫“发展性”练习,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在“变”中发展学生的思维。第三题是“挑战性”练习,主要对象式学优生,能够让学优生吃得饱。
符春苗老师分享内容:三落实
1.落实课内作业
怎样才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呢?有效的方法是把作业安排在课内完成,课内作业是在规定时间、规定题量、同样的环境下完成,每个学生的作业质量是真实可靠的。
2.落实课内批改
课内批改作业的目的至少有两点:一是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二是向学生反馈知识掌握的情况。实践证明:课内改比课外改好!
3.落实课内辅导
学习困难的学生为什么在课堂上无法理解与掌握新知呢?原因之一是这些学生根本没有学会的基础,课堂上学不会是正常的;其二是学困生在课堂上压根就没有投入学习之中。归根结底没有进入学习状态的主要原因还是缺乏学习基础。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补基础,使学困生拥有学会的资本 ,也就是课前补课或课内补课,长期坚持下去,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志力、学习自信心就会一点一滴地积累与形成。
潘彩虹老师分享内容:
有准备地教
1.不能凭经验上课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老师说得好:“经验是可贵的,但也是可怕的;优秀教师要从高地走向高峰,就要不断地超越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说,优秀是卓越的敌人。”可见,不能凭经验上课,再有经验的教师都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只要课前准备充分,课堂的教学质量才会高。总之,每一次课前准备都是一次专业成长的磨炼。
2.显性教案与隐性教案
怎样的课前准备既能少花时间又能增效?
教师要为自己减负,减负的前提是增效,学会让前面写的教案为后面所用,让别人写的教案为我所用,在前面写的教案、别人写的教案的基础上增一增、减一减、改一改,使旧的教案增值,这样就可以把省下的时间做点研究,形成专业成长的良性循环。
写教案的目的就是把显性的(纸面文字的)变成隐性(内化在心里的),而写详案的目的是有朝一日能写简案,写简案的目的是有朝一日能不写教案。简案是在详案的基础上改编简化的,更加突出重点,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而隐性教案则是在简案的基础上改编的,更加开放,更加突出个性,更加讲究实效。
3.教师、教材、学生的统一
数学教学中存在三种思维活动,即数学家的思维活动、数学教师的思维活动和学生的思维活动。成功的数学教学就是要实现这三种思维活动的和谐统一。因此,课前准备首先应该弄清楚以下三点:教师是谁——怎么教?教材是谁——教什么?学生是谁——为谁教?也就是只要做到教师、教材、学生的三者统一,才能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
杨其轩老师的读书分享:
怎么教才算简单?
1.把握数学的本质
在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们越来越意识到自身最欠缺的是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与把握,只关注教学的“显性内容”(教材呈现的例题与练习),而忽视教学的“隐性内容”(数学文化、数学思想方法等),课堂教学往往就显得很“单薄”,这就需要教师从数学本质的高度上去思考“教什么”和“怎么教”,使课堂教学更加“厚实”一些。尤其是学习品质的培养,如好奇心、认真、专注、严谨、细心、探究精神等都是属于学习品质的范畴,这些都是学生学好数学必备的思想品质。
2.把知识串起来
数学知识点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每一个新知识点都是旧知识点的延续,有一根无形的“线”将它们串起来,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引导学生去寻找,让学生把学过的各部分知识联系起来,重建数学的知识系统,达到融会贯通。
3.发挥自己的优势
每个教师都有所长、有所短,聪明的教师要善于发挥自身的长处,如有信息技术专长的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讲功好的教师幽默风趣,其课堂生动形象,学生往往很喜欢,这样的教师就要发挥其特长,以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书画好的教师尽量少用课件,可以在黑板上把数学问题画出来,变抽象为形象。
叶春妹老师读书分享:
教什么是简单教的前提
1.备单元教材
读懂教材,既要读懂一节课的教材意图,又要从单元、从模块知识体系去考虑;既要带一台“望远镜”,又要配一台“显微镜”;既要有长期目标,又要有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如以人教版五年级“图形的面积”单元为例,可以发现有这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注重以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安排教学的先后顺序,先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运用“等积变形”的转化思想把平行四边形割补为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后面学习其它图形的面积公式积累经验(学习方法的迁移)。二是注重对数学知识(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在“过程”中实现方法的渗透。
2.备课时教材
落实单元教材目标,就要把单元教学目标分解到每一个课时中,每一个课时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实现课时目标。如理解与掌握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是最重要的课时目标,“掌握”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而“理解”需要一定的“过程”,如果没有“过程”就没有感受和体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发现”。因此,设计有“过程”的教学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3.改造教材
面对教材,我们不能完全依赖教材,而应该根据教师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学的材料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使教学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应该如何改造教材呢?可以在原有的教材编排内容的基础上修改,让例题与习题价值最大化。即让例题教学更适合学生,让习题练得更为有效。
活动小结
高方智副校长结合以上教师分享内容进行小结:
1.强调课堂教学的三标准,三环节,三落实的重要性,尤其是要在备课、上课、批改上下功夫,不能只凭经验上课。
2.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寻求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要注重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如在做题时,学生抄错、看错、算错的现象很普遍,究根结底归因于“粗心”,实则是学生学习品质的缺失。
4.在新课教学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操练,设计的习题要有梯度,要一题多变、一题多练,要加强练习的探索性,既要在练习中巩固新知,又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这个快节奏、信息爆炸的时代,读书仍然是我们寻求内心平静、拓宽视野的重要途径。
读书,我们可以穿越时空,与古今中外的智者对话,感受他们的智慧和情怀。书中的文字犹如一道道甘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一份宁静和淡定。
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活态度。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时间,静下心来品味书中的美好。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智慧与情感在文字间流淌,为我们的心灵带来无尽的滋养和力量。
图文编辑:潘彩虹
审 核:符春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