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晶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骨干示范促成长 深耕课堂共启航
——实验小学语文组教研活动纪实

创建于04-16 阅读1162

      为深化课堂改革,进一步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实现在“双减”背景下,进⼀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平的提⾼,4月16日上午,实验小学开展了语文公开教研课活动。夏雨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童年的水墨画》,在执教中她以新课程标准为基准,以读引读、读说结合的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童年的水墨画》由儿童诗人张继楼的《溪边》《江上》《林中》三首小诗组成。《语文课程标准》在中年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本节课夏老师教学的重点意在借助诗歌这种体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走进课文所描绘的画面意境之中。

      “读”是诗歌教学最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只有在反复的朗读中才能引导学生慢慢走进诗歌的意境之中,才能将诗歌独特的音韵美、意境美在抑扬顿挫的声音中呈现出来。夏老师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运用实物图片和结合课文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语,为理解诗歌内容、走进诗歌意境打好基础。夏老师引导学生在初读诗歌的基础上,在标题后加一个恰当的动词,帮助学生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夏老师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悟诗歌的意境。教学中,聚焦诗歌中的情境意象,凸显诗歌本质,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环节围绕“理解诗意、想象诗境、体悟诗情、赏析诗语”等步骤展开教学。“理解诗意”是学习诗歌的基础,这种理解必须注重对诗歌整体意境的把握。夏老师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诗歌和图片展开丰富的想象,领略诗歌背后令人不断回味的深远意境,将诗歌所描写的人、事、景物活生生地呈现在学生思维的屏幕上,从而体悟诗歌中传递的童年趣味和作者的情感。适度引导学生体悟诗歌的语言之美,让内容与形式有效结合起来,凸显文本的语文教学价值。

         想象与表达的融合,不仅是言语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思维的自由奔放和无拘无束,体现的是学生对诗歌的自主体验与感悟,因此课堂也变得更为灵动与欢畅。

       本环节夏老师组织学生交流并范写,重点指导:

“爽”的笔顺是:横、撇、点、撇、点、撇、点、撇、点、撇、捺。


      课后全体听课教师进行了评课活动,大家各抒己见,有由衷的称赞, 亦有谆谆地教导,这样其乐融融积极向上的研讨活动,是大家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摇篮。

       研以增智,行以致远。本次骨干教师示范课既为教师们搭建了互相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又创设了观摩学习、钻研探讨的互动机会,我们将以示范课为引领,立足创新,彰显特色,加快专业化发展,打造高效课堂。

阅读 116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