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门拳走进黄陂路小学
鱼门拳进校园一直是传承人胡征国的梦想,江岸区黄陂路小学三(1)班学生演练的《鱼门拳操》是他专为三年级小学生量身打造,他选择了11个“图字”创编而成,简单易学,突显鱼门拳劲力特点。
少年强,则国强,刚劲有力的《鱼门拳操》,展示了小学生的精神风貌,践行了国家倡导传统武术进校园的精神,是贯彻落实武汉市教育局关于创办特色学校的一种有益尝试,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同样也是鱼门拳的未来。
传承人胡征国来校教拳
湖北人自己的拳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美称的湖北,于明末清初年间孕育出极具地方特色的拳种——鱼门拳。
鱼门拳三百多年前起源于湖北咸宁泉山金凤峡,一百多年前在尚武好力的汉口码头落地生根,由此流传国内外,鱼门拳与洪门拳、孔门拳同为湖北三大流行拳种,成为汉口码头文化的一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15年,由胡征国申报,鱼门拳入选武汉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胡征国被确定为鱼门拳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2016年,由潜江市申报,鱼门拳入选湖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追梦·圆梦之路
鱼门拳传𠄘人胡征国,1955年出生,他10多岁开始习练洪门、孔门、鱼门拳。当时集洪门、孔门、鱼门三大拳种为一身的拳师遍及武汉三镇,清晨和傍晚,在公园里外、在江边空旷之地、在小巷里份大院,都能看到青少年习武健身的骄健身影并能听到阵阵的打拳声,从他们欢乐自信的脸上分明可以看到:习武是一种荣尚,是一种享受,是一种骄傲。胡征国幸运的得到汉口名师方乐庭一对一言传身授,主练鱼门拳散手。
40年后,当他回到久违的练功场时,已不见当年青少年习武健身的场景,传统武术的消失,让他萌生了复兴“鱼门拳”的梦想。
拳诀云
碧波描艺观鱼游,鱼在水中善穿逐
摇头好似龙摆尾,摆尾又似凤回头
浮沉翻覆轻灵巧,左右开弓精气足
要学鱼门精巧艺,常在水边观鱼游
胡征国以《中国武术百科全书》中有关鱼门拳的概述,结合亲身习练的体悟,将恩师传授的鱼门拳进行梳理温习、编制拳谱,积极联络师兄师姐对遗忘和疑惑的地方进行研讨,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传播特点,以教学视频形式上传网络(迄今为止已上传系列片80个)。
随着对鱼门拳的深入研究,鱼门拳能打善打的密码逐一破解,一个原汁原味的鱼门拳通过网络呈现在大众面前,鱼门拳技法讲求“蹾、克、扒、拿”,极具现代格斗理念,鱼门拳的每个动作招式是以人们劳作生活图和大自然生态图来命名,计有150多个“图字”,好似一幅清明上河图。
深藏不露的鱼门拳通过网络视频公开后,立即受到人们的喜爱,有湖北、上海、贵州等地多个习练团队,他们参加了不同地区各类别的比赛和汇报展演,还有新加坡华人华侨也通过网络自学强身健体,没想到鱼门拳这么快就飘洋过海,网络使鱼门拳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时代变迁,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近年来,胡征国在鱼门拳传统套路的基本上进行不断创新,使之成为男女老少皆宜的大众化体育运动项目,极具表演性和观赏性,在老年大学和幼儿园教学传播中获得很大的成功,这次鱼门拳在黄陂路小学开展教拳活动,每周一次,还不到两个月时间,学生们非常喜爱,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鱼门拳期待为更多的人们带来健康和快乐!
鱼门拳记
相传明末,六位义士
隐居湖北,咸宁泉山
观鱼穿逐,望人撒网
受到启悟,共创此拳
清末年间,有咸宁人
陈氏光周,集家嘴边
登场献技,巧打拳法
广为流传,汉口码头
新生中国,全民健身
洪孔鱼门,遍及三镇
其中名师,方氏乐庭
传授拳术,卅年有余
斗转星移,时代变迁
鱼门拳法,濒临失传
今有弟子,合力推出
奉献当今,穿越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