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
——记夏邑县第二小学数学组网络教学活动

如月
创建于04-16
阅读 97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我们怀揣教育梦想,相约4月16日(周二)下午,齐聚夏邑小数CCtalk 网络平台,跟随第十小学数学教研团队,踏上“研课标、析教材”之旅,共谱夏邑教育华章!这次网络教研课程的主讲人是第十小学的彭嫣、张杏芝和赵婉三位老师。他们分别对一年级、二年级和五年级的教材,结合《课程标准》,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讨。

       彭嫣老师说:数的认识教学应提供学生熟悉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可以用对应的方法借助小方块、圆片和小棒等等表示相等的数量,然后过渡到用数字来表达,使学生体会可以用一个数字符号表示同样的数量;知道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不同的值。数与运算的教学应让学生感知数的加减运算要在相同数位上进行,体会简单的推理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关注学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张杏芝老师依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活动的经验要在“做”的过程中和“思考”的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数感是形成抽象能力的经验基础。建立数感有助于理解数的意义和数量关系,初步感受数学表达的简洁与精确,增强好奇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材要重视多种数学活动的安排。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需要积累活动经验,而活动经验的积累离不开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本册教材(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设计了大量观察、操作思考、想象、交流等活动,进而积累活动经验。

       赵婉老师指出:学习目标的整体实现,是通过教学过程展开的。而教学过程的展开,是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而实现的,所以教材在每一节课都设计了问题串。《课标》要求在设计每一节问题串时,要围绕学习目标而进行。并且问题串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服务于学习目标中的某一点或某一方面,使问题有明显的目标性。最后依《课程标准》为我们献上了“优化师生关系、趣味化教学、巧施教学方法、用活教材”的宝贵教学策略。

       我们组老师一致认为:本次网络教研帮助一线教师围绕“明课标,析教材”,为实施课堂教学打开了新的思路,为推动我县小学数学课堂高质、高效发展,作了很好的思想引领。

       学而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唯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更好的为党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学习永远在路上!

策划:洪峰

编辑:马丽娟

审核:杨胜利

阅读 97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