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记徐州市刘湾小学语、数、英学科组“和美课堂”观摩活动

淼淼
创建于2024-04-16
阅读 144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课堂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和主战场。新课标颁布以来,广大一线教师积极投身改革,努力追求与新课标相适应的新型教学,课堂教学样态发生了较大变化。近期,为进一步提高我校语、数、英学科教研组的课标解读能力与教育教学能力,组织我校语、数、英学科教研组参与“和美课堂”第二十一届全国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名师教学的观摩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新课标理念下“学习中心课堂”的建构,通过“课解新理念”形式,引领教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真实性任务情境驱动学习方式变革,突出语文、数学、英语个性化学科实践方式,建构“学习中心课堂”新型教学样态。具体日程安排如下:

语文组

      孙双金老师的课堂,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名师的教学魅力,他的教学方式非常自然,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他独有的教学风格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教学中更是展示了他的知识渊博。此外,孙双金老师还非常注重课堂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赵至祥老师执教的《两茎灯草》,从整堂课可以看出,老师的设计都是紧紧围绕目标展开,让学生学以致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如:诸亲六眷的猜测等环节,设计新颖、巧妙;从一开始导课到走进严监生内心,走进原著,进行拓展阅读,整个的教学设计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结课时,不仅仅局限于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阅读《儒林外史》,由一篇课文引发学生去读整本书。

      张学伟老师在教学《草船借箭》时,采用多种形式的读:示范读,为自读铺垫;自由选择读,检查正音;自主发现,默读思辨;小组合作,个性朗读;师生合作,角色体验读。”等等,循序渐进,步步深入。课文很长,但是张老师舍得让学生在文字中多走了几个来回,进行分角色朗读。从读得不够好,到读得好,引领有法, 引导有序。同时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避免出现“千人同腔”的现象。整节课,“以读代讲”贯穿始终,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感悟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王崧舟老师所授课是五上第一单元第三课《月是故乡明》。整个过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能力素养得到提升。王老师每一环节的设计都有所指,目标清晰明确。诗一般的语言,声情并茂的引读,潜移默化的将学习语文方法根植入学生的心灵。王老师的课堂践行着“以爱育人,向爱而生”的理念。 

      王老师的讲座以语文要素和大概念的重要性入手,以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举例说明如何从“语文要素”中提炼出“大概念”,示范了提取大概念的闭环过程。最终凝练出“定向”"把握”“挖掘”“提炼”四步基于语文要素的大概念框架。

      薛法根老师的《火烧云》,高明的地方是引导学生如何去模仿作家的写法。在学习火烧云形状变化多端的这部分,他引领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去仿写,先更换主要事物,再结合自己的想法,这无非就是对课文片段的仿写,可是薛老师却巧妙的用这种方式激起学生无限兴趣,学生在心里就没有那么大的写作负担,轻松自然地写出了自己的小精彩。

数学组

  强震球老师执教的《身体上的“尺”》这节课,围绕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我们身上有哪些“尺”,身体尺与米尺的关系,怎样用身体尺测量,通过四次实践活动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对身体尺的了解。整个课堂设计巧妙,环节流畅,学生动手实践,积极交流讨论。

  黄爱华老师的《计数单位的整理与复习》1.突出小学阶段计数单位的一致性2.习惯养成教育课前拿好一支笔夹在书里上课随时用着方便。

      储冬生老师的《圆的认识》,整节课突出在操作中探究,在探究中思考的教学理念。

  吴正宪老师的《确定位置》创设了生活化且富有活动体验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图形的位置与运动关系。整节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苏明强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严密,各环节和各种操练和交际活动间的交替自然、紧凑、快捷,从互动导入直至课的发展、高潮、结束富有节奏感。明快的节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苏明强老师打破了数学课沉闷的问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语言风趣幽默,具有启发性,值得我们学习。

英语组

  本节课桂婷婷老师通过看梗概,看细节,看背景,勤联想,补空白等方式带领学生领悟诗信形式的绘本。重点帮助学生感悟体验文章情感,人物心情,给学生一场心灵洗礼,情感升华。最后将文本与学习生活结合,让六年级学生即将毕业之际体会友谊的深刻性。

  王超老师呈现的课例《Percy and the Badger》首尾呼应,通过Who?Where?What?How?问题,学完后再读,理解作者怀念童年爷爷陪伴的用意,使学生理解“身教重于言传”。

  黄慧老师呈现的课例《At weekends》教学主题为周末,结合五上U7cartoon和绘本《It's a great weekend》中Billy和Harry不同的周末,体现一个好的周末要“张弛有度”,引导学生使用频率副词,写自己的周末,相信学生们课后也会深思自己的周末究竟该如何好好度过。

  董剑老师呈现的课例《Weather》通过和学生互动不同地区的天气特点,借助文本鼓励学生自信表达,董老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董老师的讲座《为何而教》由当下热门小说与教育现象开启,他分享了自己对一些教育热点的观点和看法,深入阐述课改理念如何落实并鼓励老师们要积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真正落实课程育人价值。

  马东方老师呈现的课例《The Hare and the Tortoise》用图文对应的任务触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观察、阅读、表演还原故事,通过What did,How did,Why等问题深入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超越故事。故事的背后是哲理,寓言的背后是哲思。马老师的讲座《基于核心素养的原味英语绘本教学实践》告诉老师们在英语教学中要关注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可以统筹设计学习理解类、探索实践类、迁移创新类三种活动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沈国峰老师的课堂,对教材细节的挖掘与时时引导学生的思考值得老师学习。沈老师教学内容为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At weekends,文本围绕教材内的几个主人公的周末活动展开,沈老师的教学设计虽然基于老师们都很熟悉的文本,但是教学设计却有新意,有深意 。

  戈向红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节绘本课Bunny and the Monster,戈老师的课堂情境性强,随着教学环节的层层递进,学生们身临其中,边学边感受边表达,通过不同的学习活动,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思考。

      讲座环节中,戈老师鼓励一线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绘本补充阅读教学,同时强调逻辑性在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并给予了一些具体环节的设计指导。戈老师还就不同版本的教材如何进行拓展阅读教学进行课例与方法指导,受益匪浅。

  此次“和美课堂”的观摩活动,通过课例的呈现阐述课标精神,并结合具体的讲座让老师们对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打下了理论与实践基础。理念是行动的基础,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在行动上有所作为,正确的教学行为建立在正确的教学理念之上,通过本次的观摩活动,各学科教研组对于本学科的新课标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行为有了更多的思考与启发。强化学科实践,任务驱动学习迭代升级;倡导逆向设计,评价撬动课堂深层变革。


               图片素材:语、数、英教研组

                                文字编辑:周姝淼

                                   审    核:王一丹

阅读 144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