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提质扩优工程,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与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关于新时 代新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关于新时代新疆基础教育高 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相关工作要求,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拟 于近期组织开展义务教育学科“提升数字素养赋能课堂变革”主题教学研讨活动,我乌鲁木齐市第97小学教育集团积极响应,组织所有道德与法治教师参加了此次主题培训活动。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0ec52fc2ea6e4c629feee662e6f5ee24.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0562a567a27403e8b5643bfe1c44a87.png)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教研室的杜飞熠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新课程标准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实践与反思》从新课程标准修订的意义与主演变化;新课程标注指导下的课程理念等对大家进行了系统性的指导。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0ec52fc2ea6e4c629feee662e6f5ee24.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0562a567a27403e8b5643bfe1c44a87.png)
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于婧老师给大家《提升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与实践》的讲座。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作业是学习评价的重要手段,而且评价贯穿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和教学的各个环节。
3月27日上午为我们安排了三节课的观摩学习。第一节由阿克苏市第五中学的曹美琳老师为我们带来五年级下册第2课《担当家庭责任》,老师通过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家庭责任清单,从而引出未成年人是否要承担家庭责任。
第二节课由乌鲁木齐市第62小学的李倩老师带来四年级下册第11课《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课前让学生搜集了大量有关民间艺术的资料,在上课过程中,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激发了关注民间艺术的情感,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家乡自豪感。
第三节课由博乐市第八小学的郑艳丽带来三年级下册第10课《我们都有爱心》。郑老师可以从身边的好人好事入手,让学生发现身边显性的爱和隐性的爱。激发学生积极传递爱心的意愿。
三节课后由克拉玛依市教育研究所的徐银花老师进行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数字素养与胜任力提升的意义与途径”的讲座。以课带研,以评促教。对三位教师进行了点评。也希望每位教师可以增强素养培训意识,凝聚数字育人的理念。
一事精致,便能动人;从一而终,就是深邃。相信乌鲁木齐市第97小学教育集团的思政工作者们在每次的培训中能始终坚定信念,保持积极学习的心态,一路高歌猛进!带着今天的收获,继续坚定学科自信、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不断研究教学,坚持不懈追求育人质量,为每一个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