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探索STEM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实践方法,学习借鉴先进的STEM教育实践,解决实际教学时遇到的困难。2024年4月11日,我校由李鹏飞校长带队,派出三名优秀教师到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进行为期一天的STEM教学交流活动。
取经之旅,开拓视野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影响研究中心(REDI)孙继青博士作为主讲教师,重点介绍了STEM实践操作模型,即STEM素养与STEM Hub理论模型、STEM示范课例观摩研讨、STEM教育兼容到基础教育课堂的准备。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STEM教育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实践案例。通过观摩两节直观、生动的STEM课,让教师们明白了跨学科式学习的魅力。与孙博士以及各校一线教师的交流,更是让我们受益匪浅,他的教学经验和创新做法也为我校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收获满满,感悟深刻
作为STEM教育的资深研究者,孙博士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入剖析了早期STEM教育的内涵、目的、实践,以及挑战,为我校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他强调了STEM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优势。STEM教育应该打破学科壁垒,鼓励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知识之旅,收获之旅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充分发挥外出培训交流的重要作用,达到“一人培训,全体受益”的效果,我校于4月16日开展外出培训教师集中汇报活动。
首先,由马琳老师针对“小学五年级STEM课——生成式AI辅助下的质数讨论”进行深入探讨,讨论了如何利用智谱清言大模型和python数据编译器实现AI赋能。AI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STEM知识解决实际问题。AI也可以提供实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然而,如何确保AI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何与传统教育相融合、如何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也是未来STEM教育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其次,由吴秋香老师对“小学二年级STEM课——搭建一个乒乓球赛道”进行分析。在搭建乒乓球赛道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虽然个别小组没能成功作出模型,但是他们能分析自己未能成功原因,在失败中不断分析成功的方法。
随着学生们知识掌握程度的加深,学科间融合的程度就越深刻。如,学习乒乓球运动中的物理原理(科学);掌握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搭建赛道的技能,如测量、绘图和安装等(技术);通过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工程);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材料计算,如面积、体积和比例等(数学)。
最后,由冯敬方老师,从理论角度,分享STEM教育的内涵、实践,并对STEM教育的评价方法,以及如何与课堂衔接提出自己的想法。在早期的STEM教育中,幼儿认识世界的过程也是一个STEM教育的过程,且这个过程将持续一生。STEM教育的实施,应该在真实的问题情景中寻找答案,最终解决问题,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等能力。
最后,由李鹏飞校长对本次分享会进行总结与展望。未来,我校将继续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跨学科素养;同时,也将进一步整合课程资源,优化STEM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STEM教育。
STEM教育仍是我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我们将继续深化STEM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为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而努力。
融合创新,稳步前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们的分享,就像一股清泉,流淌在每一位参与培训的老师心中,让他们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和力量。老师们听得津津有味,他们时而点头,时而沉思,时而记录。
我校将继续积极参与STEM教育讲座活动,为教师们提供更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此外,我校还将关注STEM教育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推动STEM教育在学校的深入实施,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