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夯实五育并举,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我校学子热爱劳动、节约粮食的好习惯。4月15日下午,我校开展了春耕插秧劳动实践活动。
走进农耕文化
吴树桓校长为学生们介绍了犁田、春播、割禾、晒谷等与农耕相关的劳作,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最吸引大家的还是陈列室里琳琅满目的农具,犁、锄头、拌桶、风谷机等各式农具让孩子们大开眼界,一会儿好奇地摸一摸箢箕、梿枷等,一会儿摇一摇从未见过的谷风机。在农具展览室孩子们认识了好多农具,这让他们第一次感受到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
农具展览室
吴校长介绍农耕文化
学生认识农具
了解二十四节气
“在古代,没有高科技工具,也没有天气预报,人们通过代代相传的二十四节气来开展农事活动,它是传统时期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指针。”侯玉云主任在田间对学生们娓娓道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不同节气有不同的农耕使命。学习二十四节气,引导学生掌握每一节气需从事的农耕活动,做到不违农时、不误农时。
体验春耕乐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孩子们在劳动老师的的引领下,来到稻田旁边。“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劳动老师向学生们讲解水稻种植基本知识并示范插秧手法,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个个跃跃欲试。
劳动老师示范插秧手法
随后,孩子们鱼贯而行,有序下田,有模有样地弓着背,弯着腰,将手中的秧苗小心翼翼地插进土地里。每道工序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田间一派繁忙的景象,孩子们忙碌的身影在田间地头绘出一幅生动的“春耕图”。
学生有序下田
虽然学生们在水田里站立不稳,移步困难,但他们不怕挫折,努力实践,尽管衣裤已满是泥泞,他们却还是不亦乐乎地耕作,他们从好奇到胆怯,从尝试到熟悉,在探索中逐渐找到成就感。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同学们在劳动实践中收获,在体验中成长,逐步提升劳动技能,深入了解农耕文化。我校将持续开展劳动教育系列活动,引导同学们用双脚丈量四季,用双眼探寻文明,用双耳倾听故事,用心灵感悟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