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且睿智。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语文人共同体的交流互动,立足新课标,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根据海口市教育局教研活动方案精神,2024年4月16日上午8:30分,初中语文组高质量课堂观摩研讨活动在厚德楼报告厅如期开展。
一、参会领导
莅临活动现场的领导有:王贤德、李志昆副校长、教研室副主任刘晶晶和初中部全体语文教师。本活动践行新课标理念,聚焦课堂,通过观摩、评课、听讲座研讨等方式,助力教师迅速适应教学环境,提升教学质量。
二、教师展风采,课堂来展示
本次“风采杯”的第一节课由许海青老师执教展示七年级下册《谁是最可爱的人》,她巧妙地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她在《谁是最可爱的人》这堂课中,紧扣谁是最可爱的人,视频导入,用真实的画面让学生感受抗美援朝是正义的战争。并且设置情境,化身新闻人穿越回70多年的战场,让学生入情入景,切身感受当时人民志愿军的不易。
第二节课由林文琳老师执教展示八年级下册《关雎》、《蒹葭》和《子衿》三首诗经篇目联读,通过创设拍短视频的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林文琳老师思路清晰,循循善诱,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古人对爱情含蓄敦厚的情感,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课后共评课,教学齐研讨
李薇老师评课:
两位老师的教学设想很新颖,许海青老师创设新闻人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通讯。整堂课朗朗读书声,学生互动的形式多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林文琳老师设计的群诗阅读,在创设拍短视频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感悟《诗经》含蓄敦厚的爱情观。学生分角色朗读,齐读,小组合作讨论,展示与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效果很好。
谢应翠老师评课:
许海青老师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
第一,学生课堂习惯非常好,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从通讯的特点逐步引导学生概括故事情节,进而概括其“最可爱”的精神内涵。紧接着,许老师引导学生读悟其精神,指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应重读“摔”“扑”“抱”等词。整节课都能够带领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充分了解其“最可爱”的精神内涵。
第二,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课堂上能够与学生积极互动,在课堂上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用多种方式巩固知识点。整堂课的各个环节都衔接的恰到好处,由易到难,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内容设置上也体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并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林文琳老师本节课上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极高。
第一,教师能抓住学生的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识、理解新知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本节课的三篇课文后,紧接着让学生想象画面,感知意境。在这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言,仿佛置身画中,充分感受其意境美。从创设的意境中,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诗经》中古人对爱情含蓄,藏而不露的态度。
第二,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林文琳老师能够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以激励其他同学跟进,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李佳宁老师评课:
海青老师在课堂的开头播放了志愿军雄兵出击的小视频,用实际的画面让学生感受抗美援朝是一个什么样的战争。并且设置情境,化身新闻人穿越回70多年的战场。切身处地的感受。最可爱的人为何可爱,并从通讯的对象性、典型性、感染力三个方面作为基本框架,分别引出谁是最可爱的人,叙述了哪些英雄事迹,并从这些事迹中感受了什么样的精神。然后让学生朗读。通过读来感受志愿军战士的这些精神品质。最后带领大家结合课堂上学习的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手法,创写诗歌,赞颂最可爱的人。整个课堂安排井然有序。思路清晰易懂。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并且带领大家再次穿越时空回到现在,寻找现代的英雄。与时俱进。
四、微讲座共学,走进花样课程
马春花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讲解什么是花样的课堂和课程,并展示了学生的思维导图作品和优秀作文范例,为同仁们在创新课程上提供了很好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思路。
五、教研明方向,潜心再出发
海口市第四中学第十届“风采杯”活动圆满结束,我们思想碰撞,我们收获颇丰,我们将在教研之路上继续砥砺前行、大胆创新,深化课程主题意义、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为教育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