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镇杜阳中心幼儿园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启蒙幸福•课程故事】‖《“麦”秀两岐》

创建于2024-04-16 阅读342

课程起源

       一天午餐前,老师在介绍饭菜。

      苗苗老师:今天我们吃的是:蜗牛🐌饭(麻食)。

      鑫鑫说:为什么叫蜗牛🐌饭呀?

      小朋友带着了一些疑问展开激烈的讨论!孩子们的童言稚语引起了老师的思考。

      教师在倾听孩子们讨论的过程中捕捉到孩子们的兴趣点,并将孩子们的问题记录下来。

      本着"大自然是活教材"、"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正确的打开方式就是追随幼儿当下的兴趣。

      于是,我们以“小麦为载体展开探究活动”,并运用观察、记录、探索、实践、表征等多元方式去探索小麦。

课程网络图

      三月的教学主题《生物》,在主题活动中,我们了解了植物的身体结构,植物的一生,结合主题教学活动以及种植活动、劳动教育,我们开展了以小麦为面点食物起源自然教育活动。面食是幼儿生活中常见又喜欢的食物,但是做面食的原料,却是大部分幼儿不太熟悉的。因此我们选择了这个课程,和孩子们一起发现小麦成长的小秘密。

       小朋友心目中的小麦是什么样的呢?

子凡:我感觉它像小草但是它长大了就变成麦子了。

       罗伟:不对,我看它像树叶。

       鑫鹏:绿绿的小麦我看它像韭菜。

      茜茜:嗯、嗯、嗯它像长蒜🧄的那个。

      看来啊,每个小朋友心目中的小麦都是不一样的,由此小朋友们👫展开了小麦的探秘之旅………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麦知多少

    教师反思及支持策略

       通过看图学习积累经验,孩子们认识小麦、的过程中,我们积极引导幼儿,提供经验支持,丰富了幼儿的认知、情感、多种感官体验,鼓励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孩子们在快乐劳动中收获成长。

探秘小麦

集体教学活动

社会领域:《小麦的一生》

       教师反思及支持策略

       培养幼儿的动脑思考能力和反应能力,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活动中引导幼儿认识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语言领域:《小麦的神奇之旅》

      教师反思及支持策略

      了解到小麦变成面粉,知道面粉能做出好多食物,学习观察,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珍惜粮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

科学领域:《认识小麦》

      教师反思及支持策略

      种植小麦的过程中,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结构,通过各种感官感知小麦的特性。了解小麦可以加工制成哪些美食,在活动过程中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知道要珍惜粮食。

健康领域:《珍惜粮食》

      教师反思及支持策略

      热爱丰富的粮食,喜欢参加集体活动,能正确说出不同粮食的名字吃饭的时候不挑食,知道不挑食、不偏食对身体好,知道粮食对身体的不好影响。

艺术领域:《麦子熟了》

       通过小朋友对麦子的认识,小朋友眼中的小麦五颜六色。

小朋友的亲子时光

00:25

      教师反思及支持策略

      感受大自然物品的丰富多彩,体验创作中的乐趣,欣赏各种不同的麦子画,能发挥想象力创丰富多彩的作画。

      教师反思及支持策略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是活教材。能让幼儿了解常见农作物生长过程,懂得成长的不易,体验劳动成果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在开展小麦水培的活动中,幼儿在劳动教育中正确看待生命的成长,在科学种植、探究尝试中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责任心促进幼儿实现全面发展。

     孩子们从认识小麦、照顾小麦、测量小麦,在此过程中,我们积极引导幼儿,提供经验支持,丰富了幼儿的认知、情感、多种感官体验,鼓励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孩子们在快乐劳动中收获成长。

       活动特点及价值

     《指南》指出: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为的是让他们能多元感知、对比观察,丰富探究方式。我们鼓励幼儿多观察小麦的成长周期,延伸、拓展幼儿的经验。

      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观看,实地探访寻找真相,在科学领域,社会领域(人际交往),艺术领域,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活动中,表现出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尝试的良好学习品质。

图文编辑:刘苗苗

    班级:   中班

阅读 34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