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堽收费站】学习海姆立克法

壹拾叁
创建于04-16
阅读 27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海姆立克法(Heimlich)是海姆立克教授于1974年发明的,它是一种运用于呼吸道异物窒息的快速急救手法。

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被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

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呼吸道异物窒息导致死亡的病例,根据中国资料分析,由意外损伤造成的死因中主要为意外窒息,占婴儿意外死亡中的90%,而导致窒息的主要原因就是气道异物阻塞,使孩子的呼吸完全不能进行,因此,意外一旦发生几乎没有入院急救的机会。

食物、异物卡喉常见于进食或口含异物时嬉笑打闹或哭啼而发生,尤其多见于儿童,表现为突然呛咳、不能发音、呼吸急促、皮肤发紫,严重者可迅速出现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异物卡喉的患者,不能说话,不能呼吸,也不能咳嗽。此时患者可能会用一只手或双手抓住自己的喉咙,此即“海姆立克”征象。

成人海姆立克施救手法为施救者站在患者后面,脚成弓步状,前脚置于患者双脚间。以大拇指侧与食指侧对准患者剑突与肚脐之间的腹部,具体在肚脐上两横指处。用左手将病人背部轻轻推向前,使病人处于前倾位,头部略低,嘴要张开,有利于呼吸道异物被排出。另一手置于拳头上并握紧,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其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以形成的气流把异物冲出,这一急救手法又被称为“余气冲击法”。

如果发现病人意识不清卧位在地,或是病人在站立不便于操作者进行施救时,取患者于仰卧位。首先放开病人的呼吸道,然后救护者骑跨在病人大腿外侧,一手以掌根按压肚脐与剑突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掌覆盖其手掌之上,进行冲击性的,快速地、向前上方压迫,反复至呼吸道异物被冲出。

当自己是受害者,孤立无援时,应一手握拳,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自己的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或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物体上(如桌子边缘、椅背、扶手栏杆等),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如果是儿童(1~8岁)发生气管异物哽塞,其海姆立克法要领和成人相同。

若是小于1岁以下之婴儿,有呼吸道异物,则不可做哈姆立克急救法,以免伤及腹腔内器官,应改为拍背压胸法。方法为:一手置于婴儿颈背部,另一手置于婴儿颈胸部。先将婴儿趴在大人前臂,依靠在操作者的大腿上,头部稍向下前倾,在其背部两肩胛骨间拍背5次,依患者年纪决定力量的大小。再将婴儿翻正,在婴儿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压胸5次,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异物吐出,切忌将婴儿双脚抓起倒吊从背部拍打。

Heimlich手法虽卓有成效,但也可能产生并发症。如:肋骨骨折、腹部或胸腔内脏的破裂或撕裂,故除非必要时,一般不随便采用此法。如果患者呼吸道部分梗阻,气体交换良好,就应鼓励患者用力咳嗽,并自主呼吸;如患者呼吸微弱,咳嗽乏力或呼吸道完全梗阻,则立刻使用此手法。在使用本法成功抢救患者后应检查患者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阅读 27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