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生百谷,万物更新
为深化校际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良好态势,促进课程创新基地建设,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在乌鲁木齐市教工委的指导和关注下,王渭华红山教育小学名书记工作室协韩少娟名书记工作室一行15人,于4月13日至18日赴重庆先进典型学校深入开展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课程建设的考察研学活动。
重庆,古称巴郡、渝州等,建在重重山峦之上,位于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此次行程涵盖了巴南巴蜀小学、谢家湾学校以及树人小学,旨在深入学习和借鉴这些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创新课程建设以及育人理念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第一篇章
赏校园风采 感教育特色
巴南巴蜀小学作为本次研学的第一站,学校以“公正诚朴,立己达人”为校训,以“适性扬才,做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为核心办学理念,以“融通中西,植根本土;适性扬才,领创未来”为办学愿景,努力探索“做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的路径与策略。
学校为每一个孩子高质量的学习而设计课程,包括国家基础学科课程、适性发展课程以及行知实践课程,涵盖数理逻辑、语言表达、艺术修养、体育竞技、科创探究五大门类,为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多样的成长时空和平台。
黄桷树下,有一所学校叫谢家湾,“六年影响一生”是谢家湾学校的办学理念,“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是红色基因的文化传承,更是课程育人的实践创新,它以其特色鲜明的小梅花课程吸引了广泛的关注。谢家湾学校在刘希娅书记的带领下,对学习方式系统变革的探索、对课程、课堂、评价的研究,无不为学生素养奠基,为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改革提供鲜活的样本。
随后来到重庆市树人小学,学校地处文教重镇,教育强区沙坪坝的核心地带,建校八十余载,学校秉持“尊重个性、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倡导实施个性化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人尽其才的有教养的未来公民。
学校巧妙地将地域文化、校史传统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打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景观和文化标识,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树人小学一直以来坚持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打造课外实践、校园文化、校内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坚持“宽广可选,人尽其才”的课程理念,五育并举,切实有效的把教育工作推向更高的台阶。
第二篇章
听专家讲座 明课程方向
重庆谢家湾学校立足区域与学校实际,在课程整合领域进行了十余年实践探索,以课程整合为核心,在不降低国家课程标准、不减少国家课程内容的前提下,把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融入国家课程,从课程观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有机整合,建构了“小梅花课程”体系,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综合变革,探索出学生负担轻、成绩优、能力强、习惯好的素质教育新模式。系统推进学校教育改革。
第三篇章
观工坊课程 研变革方式
此次考察学习活动中,在谢家湾学校观摩了科学学科、艺术学科、英语学科等6门学科工作坊的展示课。谢家湾学校对于跨学科学习的探索已经持续近20年,伴随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主题型学校文化建设、“小梅花”课程整合、学习方式系统变革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出了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跨学科学习实践路径。
第四篇章
访历史场馆 传红岩精神
活动中还来到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白公馆进行红色研学。在这里,工作室成员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史,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所展现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通过对白公馆的实地参观和学习,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这种红色精神融入到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王渭华红山教育小学名书记工作室此次赴重庆研学活动,不仅让成员们亲身体验了巴蜀小学、谢家湾学校、树人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教育育人理念以及变革式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更通过红色研学,深化了对革命历史文化的认识,增强了自身的教育使命感。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感悟,无疑将对今后的工作产生深远影响,助力推动我区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知不足,学致用,行方远。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阳光路上,我们继续研修共进,让教育之花也时时处处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