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薛女士很爱整洁,有了孩子以后她仍然不辞劳苦地做家务,家里的东西摆放得井井有条,客人到她家里都说:“你们家真是干净整洁,不像是有孩子的。”薛女士听了很得意。但是现在她有点招架不住了,因为儿子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老老实实、安安静静的,叫他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让他摸什么他就不摸什么。孩子上大班以后,活动能力大大增强,在家里上爬下钻,找到什么就玩什么,玩完之后也不收拾。地上、床上、桌上,到处都是书和纸片,笔和笔帽经常分家,孩子拆卸了组装玩具以后也不装好。孩子回家以后随手把鞋一甩,结果东一只西一只的……薛女士收拾的速度赶不上儿子破坏的速度,她总是提醒儿子:“快点收拾收拾,家里被你弄得乱七八糟!”这样的话说多了不但不见效,儿子还嫌她啰唆:“你真是个唠叨的妈妈,我不爱听,真烦!”薛女士不知道怎样才能让孩子养成收拾整理的好习惯。
案例分析
很多家长都与薛女士有共同的感受,有了孩子之后,干净整洁的家不复存在,每天家里都乱糟糟的,也很少接待客人,因为把家收拾整齐的工作量实在是很大,而且刚刚收拾完毕,孩子起床之后随便玩要一通,家里马上面目全非。因此很多家长把孩子比喻为“破坏大王”。
其实收拾整理的行为源于孩于对秩序感的认识机体验,而孩子对这种联序感有天生的薯愛,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校利对此有深人的酐究。她说“在儿敢生命的某一个时期,伙乐戴在于在适当的场所找到物品。“这个时期大约在儿童出生后第一年就出现了。她举例说:“一天,一位妇女抱着一个约6个月大的小女孩儿走回家。进屋后,那位妇女顺手把避阴伞放在桌子上,女孩儿却开始变得焦急不安。那位妇女以为孩子要这把伞,就拿起来微笑着给她。孩子继续尖叫,那位妇女用其他办法安抚她,都没有用。那位妇女突然意识到伞还在桌子上,就把它收好放在另一个房间里,小女孩儿立刻安静下来。”蒙台梭利解释道,使女孩儿不安的原因是伞被放在了桌子上,一件东西放错了地方就会严重地打乱这个小孩关于一些东西应该如何安放的记忆。可见,孩子对秩序感有一种本能的热爱。
既然如此,为什么有的孩子后来总是破坏秩序呢?孩子的很多本能都是这样被改变的:偶然的好行为得不到鼓励,偶然的坏行为却得到默许和支持,于是好习惯就自然丢失了,坏习惯就自然形成了。收拾整理的习惯也是一样。一两岁的孩子喜欢整清和秩序,但是还没有收拾整理的能力,两三岁以后有了收拾整理的能力,但因为缺乏经验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需要家长的指导,这时家长却包办代替或者听之任之了,于是孩子很快就适应了杂乱无章的环。到了四五岁,随着孩子活动能力的增强,不爱收拾整理的他就变成了“破坏大王”。
很多家长认为不爱收拾整理只是一个小毛病而已,相比学习这件大事,不算什么大问题。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家长不要以为幼小衔接只是学习上的衔接,科学的幼小衔接是习惯、能力和素质等全方位的教育提升。正如伶话所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幼小街接教育做得越全面、越细致,孩子的基础打得越牢固,他就越有后劲。
收拾整理的好习惯反映出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帮助孩子形成有条不紊的做事风格,提高学习效率,预防和矫正拖拖拉拉、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收拾整理的好习惯可以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孩子做完自己的事情以后,还要为别人的方便考虑,有责任把场地打扫干净,把物品摆放整齐,否则就有可能妨碍别人做事,这是一个人有责任心的表现。
收拾整理的好习惯能优化孩子的印象整饬,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印象整饬是指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印象鳖饬能使别人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更加符合自己的期望。每个孩子都希望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尤其是在幼儿园,收拾整理玩具的孩子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这无形中提升了孩子在集体中的形象,提高了他的自信和威信,有利于他形成积极的、良好的自我意识。
教育策略
一、积极培养孩子收拾整理的意识
孩子的收拾整理行为源于爱动手、爱模仿的心理需求。但是很多家长认为教孩子收拾整理反而更加费心劳神,觉得孩子往往“帮倒忙”,还不如自己动动手,一会儿就完事了,这样更加快捷方便、省心省力。
于是家长不但包办代替,可能还打击孩子动手的积极性。孩子维护秩序的天然兴趣就这样被压抑或破坏了。所以,家长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逐步培养孩子收拾整理的意识。
二、逐步培养孩子收拾整理的技能
由于孩子的动作有一个从不协调到协调的发展过程,收拾玩具、叠衣铺被、吃饭、擦桌子、洗袜子或手绢等事情,孩子一开始可能做得一塌糊涂,但是大人不要嫌孩子碍事或者笨手笨脚,只要他自己愿意做,就让他做,哪怕事后家长还得重新收拾整理,也要在旁边耐心地教他一些技巧,慢慢提高他手、眼、脑的协调能力。总有一天,孩子就能熟练地收拾整理。
三、为孩子示范一半,另一半留给孩子做
收拾控理能罗把握好非物之间的全间关系、时间关系或其他关系,收拾發理棗落把指對那物石园的全国送系。时间关系或琪他头示、孩子由于经验不是可能做得不恰当,家长可示范其中的关键环节,以便玖于模仿,其他环节则启发孩于自己动手操作。不要嫌他想得慢,要紧他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动脑筋和尝试。
四、向孩子传达准确的信息
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他们对抽象概括的语言和现象常常不能完全理解,因此他们的理解可能与家长的本意有一定距离。比如,孩子画到一半、玩具收拾了一半,就改做其他事情,家长就会教育孩子:“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孩子的理解则是:“我一会儿还要画画,我一会儿还要玩玩具,我是有始有终的,没有半途而废。”因此,毫不奇怪,孩子反驳的理由常常是:“我一会儿还要玩呢!”所以,与其反复向孩子传达这样模糊的信息,不如变成对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境进行评价,督促孩子把事情做完。比如,孩子没有画完画,家长可以说:“哎呀,好遗憾哟,这只小猫没有小鱼吃,它会饿坏的。”“森林里的大树怎么只有这么几棵呀,小鸟晚上就回不了家了!”诸如此类的评点要比“上纲上线”的定性评价有效得多。
五、用积分法鼓励孩子的收拾整理行为
画一张表格,在上面列出一些收拾整理的事情,如果孩子做到了某件事,就在表格中相应的位置上画标记或者粘一张小贴画,积累到一定次数就满足孩子一个愿望,或者给个奖励。这种量化管理方式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用自然惩罚法敦促孩子吸取教训
如果孩子胡乱堆放物品,到了想玩的时候找不到它们,这时即使孩子非常急躁、乱发脾气,家长也不要为孩子翻箱倒柜地找,要让孩子充分体会缺乏收拾整理所带来的烦恼。家长一步一步地引导孩子学习收拾自己的物品。家长可以先让孩子想一想自己把东西放在哪里了,再提醒孩子如果把东西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就不会找不到东西了。为了避免孩子忘记物品放置的地点,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用画画或者做标记的方式来帮助记忆。
七、态度坚定地引导孩子服从要求
即使有了收拾整理的习惯,孩子有时还会偷工减料、得过且过,长此以往,已有的好习惯也会逐渐消失,因此家长要态度坚定地引导孩子遵守已有的规矩。当孩子违反规则的时候,家长可以先使用“身体”引导孩子,当孩子开始按要求进行活动时,就撤回身体引导。
家里要来客人了,家长要求楠楠在客人来之前把地板上的玩具收拾好,而此时她正在看电视。听到这个任务,楠楠一边哭一边与父母争辩并继续看电视。爸爸走到她跟前,平静地再次要求她把玩具收拾好,然后拉着她到玩具散落的地方,手把手地引导她收拾玩具。他丝毫不理睬女儿的抱怨。当楠楠按照要求开始收拾玩具后,爸爸就撤回身体引导。楠楠收拾整洁后,爸爸表示感谢并让她接着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