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扬帆启新程 共谱教研春意浓——卓刀泉小学“教-学-评”一体化的素养表现型课堂语文建模课(六)

陈思迪
创建于04-15
阅读 29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聚力而行锤炼课堂,多维碰撞别样收获。为更好地落实新课标,实现教学评一致性,解决教学中的疑点、难点问题,引领教师教研相长,让教研在教学中真实发生,成为教师成长的高效途径,2024年3月27日——2024年4月9日,历时两周的研讨,经历两轮的打磨,依托我校胡云风创新工作室和特邀专家高光椿老师的指导,洪山区卓刀泉小学开启了“三单”赋能的“教—学—评”一体化素养表现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建模课教研活动是由五年级组陈思迪老师执教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一课,教导处范婷主任主持,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此外,湖北省恩施建始县业州镇第二小学的全体语文教师也在线上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

集体备课 凝聚智慧

我们常说成长只在一瞬间,但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眼中的成长又是什么样的呢?又有什么与众不同呢?那一刻,他们捕捉到了吗?作文是教师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难点,陈老师和五年级组老师们一起进行了集智备课,研讨中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在“童年不同样,温情话成长“的单元大情境中,精心设计了本节课的“三单”以及教学环节。

建模团队  研思共进

4月2日,我五年级语文教师陈思迪进行了第一次教学实践,带来了语文习作建模课《那一刻,我长大了》。

陈老师整节课循序渐进,以学生的成长照片为切入口,让学生感受成长的喜悦,围绕课题“我长大了”引导学生发表想法,分享自己的长大过程,并用文字记录下“长大时刻”。期间,陈老师面带微笑、多次巡堂,落实指导学生有效讨论,师生交流热烈。同时也让我们看到高年级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有高度、有深度。

课后,团队教师集中评课。我校胡云风创新工作室主持人胡云风老师指出习作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互助性,以学生为主体,如在习作选材指导一环节,要注意学生的思维延伸及拓展,发散思维,让学生从多角度去体会“成长”。

核心成员郝瑜㻴老师强调教师要重视课堂上的引导语言,深度挖掘学生的情感回忆,可以通过俯身倾听、针对性追问等形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师生沐浴在浓浓的情感场域中,习作自然水到渠成。

范婷主任表示,课堂上学生们自由交流、沉稳表达,让我们看到了陈老师平时在习作课上一定有要求、有训练。如果能够把每一类习作素材的引领点预设充足,在“那一瞬间的具体表现”和成长点上做足文章,学生修改习作的目标会更加明确,引领起来也会更加有的放矢。

专家引领 助力提升

怀揣着团队老师的集体智慧,在吸取了优秀前辈的习作课经验后,陈老师再次精心准备,经过多次试讲、打磨,于4月9日上午,呈现出一堂精彩的语文建模课。原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高光椿老师全程参与听课并给予指导。

课堂上,陈老师通过《草房子》电影片段的赏析,引领学生聚焦“成长”“那一刻”这两个关键词,让学生交流成长记忆,快速敏锐地捕捉和过滤零散的习作素材,提取出自己本次习作要使用的素材,从而选定“那一刻”。

你说、我听,我说、你想,充分的课堂交流和分享环节,让师生共同沉浸在一个个触动心灵的温情瞬间。借助大单元整组教学的理念,构建从读到写的学习生态,从“细节、感受”两个支架把“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

课后,陈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法向大家做了汇报,并反思不足之处。听课的老师也纷纷发表自己的教学思路的想法。孙铖老师建议针对“如何把那一刻写具体”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把方法指导得更细致一些,从而兼顾到不同写作基础的学生,从而降低写作难度。

随后,高老师对我校浓厚的教研氛围和“教学评一体化”素养表现型课堂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本次习作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在情境支架下给了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激发了学生乐于表达的兴趣。同时,也指出了在“写出长大的感受”这一教学目标上指导还不够充分,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那一刻带来的变化”,从而加深对“长大”的理解。范婷主任指出本堂课经过打磨之后,重点更加突出,学生有了更多的表现机会,建议教师在点评环节要注重学生范文的筛选,尽量多角度、多维度进行点评,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

教研之路,虽远必至;教育之责,虽重必担。每一次研讨,都是一次智慧的碰撞与融合,相信在一次次的探索与实践中,在一次次的挑战与超越中,卓刀泉小学的老师们将不断沉淀,精进专业,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阅读 29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