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市希望小学语文组“同课异构”活动

希望点燃希望
创建于2024-04-15
阅读 277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全面提高,让多样的教学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并得以提升。在2024年3月12日下午,和田市希望小学语文教研组组织,开展了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活动的主题围绕“同课异构”展开,参与的语文老师通过深入研究教材,精心准备,以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呈现了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课堂。

整个活动分为三个环节:同课异构、自评互评、教研总结。

一、同课异构

首先,一年组姜老师和朱老师以《小壁虎借尾巴》为课题,分别进行了动画演示和分段讲解。动画更直观贴切,但分段也耐人寻味,都突显出了本文中小壁虎向不同小动物借尾巴的过程,告诉孩子们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其次,二年级组以《蜘蛛开店》为课题,不论是李老师以微信打电话的方式,还是崔老师以快板叙述故事,更或者是谈老师创设身边超市情境为引导,都凸显出小蜘蛛应该根据顾客需要来收费这一中心。各位老师善于从实际出发,抓住低段孩子心理特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育教学方法,做到了以读促悟,以学促思。


       三年级组以《陶罐与铁罐》为课题,“小故事,大道理”。黄老师课堂上的分角色朗读,情感态度分明,让孩子们感悟陶罐和铁罐在对话中的感情,感悟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张老师和海老师则是利用表格,一目了然以思促学,得出“做人要谦虚,不能骄傲,人各有长短”的道理。


      四年级组《母鸡》更凸显了母爱的伟大,整个四年级组老师从母爱出发,王老师更是在感情升华处夹杂母爱的歌曲,使课堂氛围达到高潮,不禁让听课老师都潸然泪下,学生对于母爱的感悟也更加深刻。

       五年级组以《手指》为课题,从单元主题出发,从课文中感受语言的幽默风趣。整个五年级组围绕《手指》一课引领学生从作者的字里行间去体会语言幽默风趣的运用,明白团结的重要性。其中,潘老师上课课程结构严谨,各环节环环相扣,思路清晰,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幽默风趣,同时明白团结的重要性。

      六年级组以《北京的春节》为课题,围绕单元主题“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讲述了北京的春节前人们在不同时间段的准备工作,突出北京春节的热闹。朱老师抓住时间节点,按照时间顺序呈现了北京春节的习俗,以及人们为春节的繁忙准备。武老师采用学习单的方式让孩子们抓住时间关键词,提取重要信息,出示北京特有方言词,引导学生感受北京特有的春节习俗。

二、自评互评

在自评互评环节,每位老师对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效果进行了评价。上课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学习单运用恰到好处;其他上课老师讲解有条理,注重知识的讲练结合。听课老师们也提出了中肯的评价和建议,共同分享交流。其中,吴莉蓉老师赞扬了黄丽雪老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其中王薪凯老师的教学设计,认为对学生思考和展示提供了充足时间。潘晓娟老师也提到了朱红艳老师在学生自主探究方面的积极尝试,并提出让学生更好理解的建议。

三、教研总结

学无止境,教亦无涯。最后,教研室主任对此次"同课异构"活动进行了总结点评,对授课老师的辛勤付出给予肯定,夸赞他们准备充分,不仅备教案,还备学生,所备题目难易适中,授课以学生为主体,老师适当引导,主要把课堂交给学生,值得大家学习。同时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互动交流平台,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撰稿:崔燕

图片:潘明月

初审:吴莉蓉

终审:杨宁宁

阅读 277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