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之滨,惠风和畅。4月15日上午,由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体服务中心主办的赣州经开区2024年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在长沙如期举行,参训学员由来自全区各中小学的53位思政课教师组成。本次培训旨在通过实现中小学思政课堂一体化,落实中小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助力全区中小学思政教师素养的提高,促进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开班仪式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fdb4967a52704a7e856ebc3ee383f213.png)
开班仪式于上午8:30举行。首先由来自江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副院长张慧荣致辞。她简要地介绍了江西师范大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希望全体成员在长沙这座光荣的红色城市,通过专题讲座、名校访学等方式,更新现代教育理念,理论结合实践,为促进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和思政教学的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其次,赣州经开区教体服务中心主任肖隆飞出席并致辞,希望全体学员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认真学习、学以致用,他强调:
一要用信仰照亮航程,做“眼里有光”的新时代思政教师。
二要用担当践行使命,做“肩上有责”的新时代思政教师。
三要用奋斗书写答卷,做“脚下有路”的新时代思政教师。
四要用作风展示风采,做“心中有律”的新时代思政教师。
精彩课堂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fdb4967a52704a7e856ebc3ee383f213.png)
上午第一场,是由全国知名班主任,“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湖南省第三批培训师刘令军带来的题为《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德育全过程》的专题讲座。
刘老师的讲座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念解析;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解析;三是价值塑造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他通过大量的史实资料、数据和影视素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学校德育的方法和过程。
刘老师指出,思政教师要结合实际,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的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堂,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关于价值塑造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刘老师认为,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学校落到实地,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将其课程化。从理论逻辑与实践哲学的双重视角看,新时期的教师应该具备与时俱进的课程开发能力。他以《我们为什么要努力读书?》为例,建议新时代的思政教师也可以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设计出自己的独特而有意义的思政课堂。
讲座期间,全体参训学员全神贯注,积极参与,认真做好学习笔记,与授课老师互动交流,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最后,本次专题在所有学员全体起立、聆听《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结束。
下午,由陈红教授带来主题为《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的讲座。陈红教授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解读、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思考、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开福探索三个方面逐层展开,深入浅出地与学员们分享交流。
在理论解读部分,陈红教授指出,所谓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即是在整体规划与建构学校德育体系和德育课程的基础上的系统工程。它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身心接受机理,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队伍、管理与评价等方面探索整体构架。
在实践思考部分,陈红教授表示,一体化关键是课程和教材顶层设计,广大思政教师要通过对新课标的解读,寻找教学突破点构建目标体系,注重内容衔接。其中,陈红教授还用生动的比喻讲述大单元教学,他指出大单元教学是纵横交错的榫卯结构而不是简单的串珠结构。
在开福尝试部分,陈红教授根据开福区思政教学特色,围绕本区“双向行走”项目的立项开题、实施基础和有序推进三方面展开讲述。他指出“双向行走”就是“走出去,请进来”,努力建立"三阶两化一结合"的思政大课堂体系。
通过讲座,陈红教授进一步总结和推广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也必将为进一步提升广大思政课教师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能力、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构建和优化思政教育一体化新格局赋能助力。
匠心深耕齐行远,共绘思政同心圆。此次赣州经开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培训,为全体学员明确了专业发展方向、明晰了发展路径。相信今后所有思政教师定能凝心聚力、并肩勉励,继续用一颗匠心奋力筑就一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编 辑 |第一小组
编 审 |班长钟会文
终 审 |张淑倩、李袁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