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而行,向“美”出发
学习是最美的姿态,
培训是最美的遇见,
成长是最美的风景…
《礼记·学记》有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和美课堂“以生为本,以美启智,以和谐促生长,以高级促发展”。慕“和美课堂”之美名,2024年 4月13—14日宜黄县实验小学教师张伟伟和许亦鸿两位数学老师南昌赴“和美课堂”之约,观摩学习。邂逅名师大家,潜心修学,汲取精华,求同存异,成己之美。
贲友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贲友林教授讲授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一课,让学生用小正方形摆一摆,通过实践操作,一排摆几个,摆几排的问题转换成长方形的长和宽,从而求出面积公式,同时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用更少的小正方形摆一摆就能知道需要的个数
北京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刘延革展示了一节别具一格的三年级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她从回顾学生学过的整数和分数引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关于小数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猜一猜、量一量中直观感受0.7米教鞭的实际长度,通过长度单位模型感受小数产生的必要性,从而经历一位小数的产生过程,然后利用人民币模型抽象推理得出十进分数与一位小数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抽象的取油方法让学生体会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达形式。整节课既让学生在量的情境中感受了分数的含义,又让学生在数的范畴里明确了小数与分数、整数的关系,为学生系统学习小数打下了良好的认知基础。
13日下午第一场是苏明强老师执教的《折线统计图》,苏老师一开始用“图会说人话”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以汽车的行驶为例,引导学生带着数学的眼光来研究,整个课堂引导学生从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4个方面经历完整的数据分析过程,并通过线段和点的变化引导学生说“升”、“平”、“降”三个关键字,让孩子深刻体会变化规律。最后在分析数据活动中渗透统计思想,在提取与整理数据渗透分类思想,在最后的变式中渗透变中不变思想,无形中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数学数学思想。整个课堂让学生在学知识的过程中长见识悟道理,让课堂焕发出数字的魅力。
十四号上午罗鸣亮老师的这节《认识图形》展示了什么是说理课堂,课堂上学生敢想,敢说,敢于挑战、思考,真正做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核心素养落地。
俞正强老师在三年级教学用书《分数的初步认识》中有这样一句话: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对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明显看出,教参上是把分数当做数来分析的,但教材上却没有提到分数就是一个数,导致六年级的学生在计算的时候,结果不用分数表示,而是用小数表示。
张齐华老师的《平移的再认识》,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给足时间让学生带着任务,在组内共学;给足时间让学生围绕三个关键性问题展开学习。教师只需进行适当提炼,并留下结构化的板书。学生收获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方法,更是能力、素养、兴趣、自信的综合提升。
强震球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一节综合实践课《身体上的尺》。强老师通过四个实践活动,对应不同的教学目标,层层推进活动。活动一:认识身体上的“尺”,一拃、一庹、一步和一脚。活动二:分别测量一扎一庹、一步、一脚的长度,引导学生发现其中隐含的信息。活动三:探究身体上的尺与1米的关系,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尺测量物体。活动四:将测量活动延伸至课外。整节课,学生们积极参与,动手测量,主动表达,向我们展示了综合实践课的优秀范例。
“和而不同,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美美与共”。通过两天的学习,令我们强烈感受到:要提高自身能力的培养,不断学习丰富自己。我们实验小学的数学老师们将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钻研,扎实教研,尝试将两天的收获应用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的魅力,爱上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