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学校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间的共同交流互动,立足新课标,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特在“最美四月天”开展立标教师公开课活动。
接到通知的老师个个摩拳擦掌,精心备课,潜心钻研,给我们带来了一节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堂。
首先,有一年级张苑老师带来的《古对今》。张老师整节课的设计思路清晰,环环相扣,课堂节奏明快,学习气氛浓烈。 让学生不仅在采用对韵歌的形式上识字,还了解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
《我是一只小虫子》这篇童话故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小虫子以生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体会到再小的生命也有有趣的生活。陈老师的这堂课设计巧妙有趣,教学内容扎实,重难点解释到位,不仅教给学生思考合作的方法,还让学生真正变成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
《花钟》是一篇带有浓厚科学性的阅读文章,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宋静老师讲的很美,正如文中所说的鲜花朵朵,芬芳迷人。宋老师将文章的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既有前后关联,也有层次推进。层层内化的将学生引领进入“花钟”的奇妙世界之中。
《母鸡》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刘老师在讲解时善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学习课文,自读自悟,教学思路清晰,结构层次鲜明,并引导学生揣摩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写作特点,设计了多个仿写练习,体现了层次性,从体会母亲的慈爱,再到感受母爱,最后由仿写句子抒发母爱,情感从笔尖流淌……
《白鹅》是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的一篇佳作,姜老师在执教本科时先抓文中的总体句,从总体把握全文,再让学生自读文本,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在利用情景再现展现白鹅“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姜老师,语言风趣幽默,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
王亚茹老师在讲解《田忌赛马》这一课时紧紧围绕“思维的火花”进行课堂教学过程的推进,让学生根据“赛马规则”“赛马特点”“赛马的出场顺序”体验思维过程,步步紧逼,环环紧扣,学生在感悟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古老师在同课异构的基础上,以“赛”字组词引入“赛马”,并出示“赛马”视频,做“赛马”动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从而自然的引入文本,并抓住人物的关系,理清文章的脉络,让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
《表里的生物》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刘伟主任的课堂充分的展示出“以读为本,以讲助读”的风格,他的课堂设计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既服务于学生又不拘一格。刘老师善于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的习惯,在边读边想象中潜移默化的进行语言的熏陶。他还培养学生探究规律崇尚科学的创新精神。
《学弈》是一篇文言文。王老师在授课时让学生自主对照注释译文,读懂故事内容,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消除学习文言文困难的顾虑,产生学习兴趣,既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规律,又达到了探索疑难问题的水平。
切磋琢磨方成玉,扬帆起航正当时。一次展示,一次磨砺,一种收获……
公开课课后评课活动的开展,更有利于提升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践行核心素养理念,让有限的课堂散发出无限的精彩。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教”以潜心,“研”以致远,在新课程理念,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我们会在语文教研之路上砥砺前行,大胆创新,深化课程主题意义,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为教育赋能。教无涯,研无尽言,研后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教育之花会愈发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