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一中2021级系列晨会之三十四——为什么要上大学

奋楫笃行
创建于04-15
阅读 201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4年4月15日上午,济源一中2021级在中心广场举行晨会。本次晨会由36班主持。

升国旗,奏唱国歌

全体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

36班学生豆晓雨发言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为什么要上大学”。

相信仍然有同学为了考大学而考大学,或者是为了给老师争光,或者是为了父母有面子。我也相信和我一样被长辈灌过“上了好大学,将来赚大钱”的心灵鸡汤的同学们也不在少数。难道我们努力学习、跻身大学的目的就只是为这些外部事物吗?

每天朝五晚十地生活在高三压抑的学习氛围中的我们,究竟为什么要考大学呢?

朱熹言,“盖力求所欲,则所欲者反不可得;能反其本,则所欲者不求而至。”倘若我们只是满脑子想着搞钱,反而会失去对全局的把控;能回到事物的本源,富贵便不求自来。因此考上大学并非为了钱财,而是为了表象后的本质,那就是对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班里有位同学聊天时说:“我学习是为了考上我梦想的大学,够到更高的平台,未来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我深受感触。大学中最重要的不是具体知识的掌握与学习,而是逻辑分析能力的养成与提升。小米创始人雷军就毕业于武汉大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大学促成了他们的发展,培养他们的能力,他们也才有机会成为当下的名人。越是身处好大学,我们能够利用的资源就越充足,我们的翅膀就会鼓起更强劲的风,使我们飞得更高,看得更远。清华大学以其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充裕的经费投入,举办了大量的音乐会、演奏会以及各种讲座和展览活动。对于青年学子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可以接触到国内外顶尖的音乐家和学者。这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与优秀人才交流的机会,还加深了他们对艺术和学术领域的理解和认识。而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些活动可能只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只能通过电视和网络来观赏。不只是清华大学,如果你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你就可以在文学院听到当代作家余华的课。看似遥不可及的名人,在好的大学里面,也可能与我们面对面交谈。大学的资源平台也相当丰富。如狼似虎的500强招聘、虎视眈眈的国家单位、各种福利政策,都不介意优先到名校的底盘上去看一看。

读大学的价值在于此。我们开始有了靠近优秀的动力。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者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同学们,你现在努力,未来就会遇见那些和你一样努力的人,你现在不努力,你未来遇见的人大概也会是和你一样的处境。人生的道路上,未来还有很多坎比高考还要难。再也没有什么竞争像高考那么纯粹公平:人人面对同样的评估标准,单纯通过勤奋刻苦来竞争。

高考的可贵,就在于它的纯粹,现在离高考只剩53天,让我们把握最后的时机,在最纯粹的竞争中,漂亮地尽力地拼搏一次,拥抱自己更好的未来!

36班班主任李高杰老师发言

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接着刚才“为什么要上大学”这个话题,有一个非常现实且真实的答案,那就是上大学是绝大多数人人生最大的捷径!无论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无论你将来想要做成什么事,名校经历都是你实现目标最大的助力!

既然是捷径,那么势必得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才行,世上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我一直都比较认同上学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尤其是处于高三的你们,作息压力、精神压力、六科学习压力等等,相当复杂的参杂到一块,考验着你们,不止一次看到学生考得不理想时,独自一人在实验楼哭泣,然后自我打气,擦干眼泪重新回到教室上课,全程也就课间几分钟的时间,令人十分动容!同学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我们大概率不会再经历老一辈肉体上受过的苦,但是我们必须得经受住上学考试的锤炼!没有苦难的历练,我们的心性,韧劲,底气永远得不到提高!

      高考、上大学是你们人生路上为数不多的可以直接量化的目标,简单说,就是成功与否非常容易判断,毋庸置疑,只需要我们纯粹的全力以赴!所以高考的成功可以全方位的塑造人生的底气!日后生活中再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会想到高考,130多万的考生中自己都能突围,还有什么困难能难倒我们!这就是我刚才说的底气!就像现在我们的国家根本不可能被任何困难打倒,因为无数多的革命前辈,人民英雄塑造了中国无比强大的民族底气!

同学们高考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今天距离高考也仅剩53天,我时常在计算,我还能给一个班上几节课,或许最多也就50节课吧,面临如此紧张的备考时间,如何做到有效高效至关重要!我先向大家分享一个公式:高考成绩=(过去两年半积累的知识水平分数)✖(最后50天的状态系数),进入高中至今,我们一直在做加法,不断重复做题听讲纠错,对普通班学生来说,你纠错本笔记本上积累的知识很多都达到了600分,至于最终成绩是多少,和最后50天你全过程的状态息息相关,如果状态稳定,乘以1或者1.1,那高考成绩就超过了600分,如果骄傲,浮躁,沉不住气,那很可能乘的就是0.9甚至0.8,那就是能不能上线的问题了!我相信谁都不愿意高中三年熬到这个时候了高知识储备低成绩输出。

至于如何去做,我向大家分享一句话:烦恼来源于站得不高,看得不远;痛苦来源于不能低蹲,走得不实!最后50天,我们绝对不去做又烦恼又痛苦的小丑!这就要求我们越到最后越要和六科老师的方向保持一致,我们要相信老师是研究高考的,相信老师年级的方向一开始就是对的!这样我们不会烦恼。其次我们要脚踏实地,落实自己当前水平必得的分数,落实课堂的实效性,多复盘多展示落实自习课效率!不断增加必得分数,这样我们不会痛苦!

最后愿大家都能通过高考来增强人生的底气!谢谢大家!我的分享到此结束!

教学处赵书印主任讲话

本学期开始到4月中旬(也就是现在),我们主要进行二轮复习。在此期间每周进行一次正规测试。也就是周三的周测或大型联考。今天距高考还有53天,共七周零四天。我把最后一阶段教学规划给大家讲一下。第一周(本周):从本周开始所有正课采取两节联排。进行一次联考。从第二周开始每周进行两次测试。第二周:两次自组考试。第三周:两次自组考试。第四周:三次考试=一次联考+两次自组考试。第五周:无考试周,自主梳理。第六周:三次自组考试第七、八周:全真模拟考试,考两天评讲一天。共三次。然后就是高考。

教学这样安排有几个关键词,跟大家交流:

第一个词:做题。

二轮复习结束之后,我们提升能力的重要手段就是大量针对性训练。所以年级安排的是每周两次正规测试,训练同学们限定时间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你的状态、心态、思维、应试技巧等。除了正规测试,其他的学科时间也会进行做题训练。

大家最近做题,会感觉到知识都懂,就是不会解题。犹如学驾照一样,给你讲的理论再多,都不如你上车实操一下。我们只有在试题训练中才能真正地提升能力。做的题足够多并思考总结,你的水平才会提升。当你的训练量一定多的时候,还可能会出现高原期(所谓的高原期就是你会的比以前多得多,但是还不能区分主次矛盾,导致分数不高,这是一种进步而不是退步)。怎么才能度过高原期呢?只有做更多的习题并纠错思考,就会从量变到质变,从迷茫到豁然开朗。所以,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那就是我们普通班的同学做的题太少、太少。数量的不足,甚至制约你在高考前,潜能得不到挖掘,达不到自己的最高水平。

这七周半,年级一共安排了9次自组考试,一天高效测试;还有5次联考或全真模拟,按照高考时间两天测试。当你能侃侃而谈近十年的高考题的时候,当你能够迁移应用日常训练获得的思维的时候;2024年高考试题也就没那么陌生、神秘了。所以请同学一定要享受这一段时间集训的日子。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拿出最好的状态对待每一次测试。如果你不能把高考当周测,那就把周测当高考。

第二个词:主动思考。

现在的高考命题强化了能力立意与素养立意,深化对基础性知识、创新性思维、应用性能力的考查,增强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情境性与创新性。所以最后一阶段学习必须扭转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做题的目的是为了查漏补缺,纠错总结,提高知识应用能力,锻炼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一定需要同学们--主动思考、主动纠错、主动总结、主动解疑,主动进行针对自己的训练和落实。老师的讲评只是辅助,最后阶段,老师最大的价值就是挑选适合大家的试题,点评试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总结。总结成一句话:机械刷题徒劳无功,被动学习难有收获,主动思考必定提升。

第三个词:留白

我们的所有讲评课,做到时间整块化,全天通排,给学生留白。把小早读、一课一研和午休后全部利用起来,每学科都是两节联排。所以我们上午前两节是7:30--8:40;一课一研是正课;下午13:50开始上课。挤出午休前30分钟和晚自习前两节作为公共自习。给同学们留出时间纠错总结、个性补差,个性训练。53天的留白,是挑战,如果你缺乏主动,漫无目的,无所事事,躺平松懈。这样的留白,对你就是致命的,成绩可能大幅度下滑!

53天的留白,是机遇,同学们一定要主动作为,有规划,有任务,有目的,限时完成。利用好留白,你绝对会大幅度提升。

第四个词:必备知识

万变不离其宗,高考就是对必备知识应用的考查。丢了必备知识,就是丢了根基,就无从谈起。高考之前,一定要把各学科的必备知识背一遍、两遍。一定要把笔记本上总结的知识装到脑子里。特别是你做过大量试题之后,再背这些知识,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为此年级特意安排第五周(5月12日--19日)为无考试周。就是希望同学们能够大量训练后整理归纳、查漏补缺、回归基础。

第五个词:心态和状态

平时最好的状态是纯粹忘我。纯粹地就剩学习,就是一个个任务,就是一道道试题;忘我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专注于提高知识和考试技能;纯粹到忘记排名、分数,忘记自己;

高考最好的状态就是,把平时的状态和感觉延续到高考考场。所以,最后两周半,我们安排了三次自组测试,测一天讲一天;三次全真模拟,测两天,讲一天;然后就是高考。通过测试,培养出节奏感;希望大家把平时的状态和做题的感觉延续到高考考场上去。你的高考就不会差。

最后,希望同学们按照年级的教学安排,规划自己的学习,按部就班,全力以赴地拼搏。

53天,你的还可以成长多少呢?请看我们广场旁的枇杷树,它青涩的小果子,将在6月7日8日长的硕大金黄。就像我们现在田地里的小麦,正在抽穗期,53天后,就会长出沉甸甸的麦穗,迎来大丰收!而你,也将在这53天里,真正地历练,淬炼、成长,成功。这就是你的巨大的进步。

53天,给自己一个不后悔的理由!

53天,给自己一次拼到极限的体验!

53天,是一个孕育无限可能的机会!

同学们,加油!2024年必定属于你成功的那一年!

教师风采

班主任老师(物理):李高杰

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多次获得校“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最富责任心教师”等称号。教学理念:教育是 80% 的唤醒加上 20% 的推动。

语文老师:谢合鹏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获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市首批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市优秀班主任、市教育局和市人事局联合表彰的“济源市优秀教师”、 省级“优秀辅导教师”、全国第三届“个性杯”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等称号;被中共济源市委命名的“济源市优秀共产党员”; 多次被济源一中评“功臣班主任”“功臣教师”和“教学标兵”。有二十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在CN刊物发表。

数学老师:王冰川

      济源一中数学老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教学理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教育中守望快乐。

英语老师:冯克妍

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任教以来,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认真提升自己,认真教学,多次获得“优秀教师”、“最负责任心教师”、“教坛新秀”等荣誉。

化学老师:李睿     

2004年入职以来,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荣,潜心教研,曾获得省优质课大奖赛一等奖、济源市文明教师、济源市五一劳动奖章、济源市高考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生物老师:豆志超

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首届公费师范生,华中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曾被评为济源市优秀班主任、济源市优秀教师、济源市骨干教师,长期评为济源一中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8+1工作室成员,常年致力于学习方法研究。带班能力强,教学水平高,深受学生与家长好评。致力于培养拥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新人。

阅读 201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