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杂记——偷闲游硕秋园有感

兰质蕙心
创建于2024-04-14
阅读 21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四月十四日,周日,一如往常数个平凡且平淡的日子。上午九点前学生返校, 和同仁值班,落实完每个缺席的学生去向后, 突发雅兴, 趁春光正妙, 趁阳光正好, 微风不燥, 独自骑车前向融媒体对面的硕秋园赏牡丹。
“硕秋园”一名原不知晓,也是昨晚提及去多媒体对面牡丹园赏花时, 从爱人口中得知的。
十分钟不到, 及至硕秋园。其实, 这是我一天往返经过五、六次左右的地方, 但每次都是行色匆匆, 无暇顾及。今日9:30-12:00之间, 偷得闲情去一赏牡丹。还未进园,小广场上的热闹已告诉我有多少如我一般的人也却为同一目的而来。
停车直奔牡丹而去。远望一片花海, 与它花无异, 只不过花而已——绿海红花。然而,及近而观, 她的雍容华贵又镇惊了我,俯身, 以一种虔诚的姿态贴近她的面庞,我沉醉于她那独特的, 微苦, 但又馥郁的令人迷失其中的牡丹的独特香味之中。这辈子,牡丹和桂花之香大概是人世间最使我陶醉也是可以使我忘却掉一切烦闹的香味吧?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古人诚不欺我也。平常清静的硕秋园因为这花中之王而人声鼎沸, 人群如织。不敢在这一株之前久留, 因为会阻挡了观赏的人群,但还是找处通道稍宽的地方,以手轻抚花瓣,久久不忍离去。绸缎一般的花瓣,层层叠叠,尽显雍容华贵,仪态万千,婀娜多姿,“恰如绣被犹堆”。正自感叹间,突然一株白牡丹夹杂在姹紫嫣红的花海间,令人眼光一亮,愈发衬托着这种白牡丹又有一种别样的风骨——高洁、轻盈、轻灵,宛如纤尖不染的仙子。一上了年级的女士与其六十岁左右的儿子反复道:这是芍药,我忍不住为其正名,因为此乃木本也。而白牡丹依然故我的迎风绽放着,并不为周边的误解所动。

再观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又是一种风味——羞涩,含蓄。偶有一株长出了藩篱之外,也兀自傲然地开放着,丝毫不减一丝华贵雍容之态,全然不顾游人之身来来往往地触碰。对于这几株牡丹来说,不知道她们是否会抱怨生不逢地!
这个硕秋园原本是一地废弃的土地,前不着村,后不挨店,边上是繁忙的快速通道。因为牡丹的入驻,而今也成了渑池人心中的必至之地。花与地相互成就着。
晶莹剔诱的露珠映衬下,叶子与花多了些灵动,更显得生机勃勃,花红绿肥。蒋大为在电影《红牡丹》的插曲《牡丹之歌》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啊,牡丹百花从中最鲜艳,啊,牡丹,众香国里最壮观。有人说你娇媚,娇媚的生命哪有这样丰满,有人说你富贵,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冰封大地的时候,你正育着生命机一片,春风吹来的时候,你把美丽带给人间......
该走了, 纵然千般无奈,万般不舍,最终也得离别。移步出园,又到了小广场,尘世的喧嚣再次入眼,入耳,可似乎入不了心,这热闹是他们的,与我无关。“遗世而独立”这句话兀自突兀地冒了出来,走吧......
热闹的底色是什么?
阅读 21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