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春雨过 寒食落清明
胡奥博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弹尽粮绝不能继续赶路,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即位后忘了赏赐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他却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未果。于是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来历故事及习俗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它通常在每年的4月4日左右,是一个用于祭拜祖先和扫墓的日子。这个节日在中国历史上已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清明节来历故事在中国古代,清明节被称为“寒食节”,起源可以上溯到和尚回头抱子的传说。故事讲述了一个时期,一个叫做“吕洞宾”的老道士遇到了一个年轻的男子,他自称是唐朝帝王的儿子,曾经因为叛离死后变成了孩子们的抱枕。吕洞宾一直观察着他,发现他非常孤立和无助,于是他决定帮助这个孩子。吕洞宾发现孩子是因食物中毒而死,于是他聘请厨师做了一些寒食,送给孩子作为祭品,希望孩子能够吃到好的食物。孩子吃了寒食,非常感激,于是他起死回生,变成了一朵花。这个故事最初并没有涉及到扫墓祭祖的传统,但之后的几个世纪中,这个故事逐渐受到了更多的改编和演变,并逐渐与清明节相关联。因此,清明节成为了一个用于祭拜祖先和扫墓的节日。清明节习俗在清明节这一天,中国人通常会去祖先的墓地上扫墓,烧纸祭品和点燃香烛,向先人表达敬意和感激之情。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 齐人》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了认可,墓祭之风必然大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