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日踏歌行 且学且思且成长——濮阳县第五小学参加2024“和美课堂”第二十一届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

万文正
创建于2024-04-14
阅读 229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风吹花落春雨绵,树影婆娑舞轻风。在春意盎然的四月,濮阳县第五小学二十名语文教师于4月13日走进美丽的郑州西斯达森林学校,赶赴一场魅力与情怀的盛宴——“和美课堂”第二十一届全国小语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有幸观摩了来自全国各地名师的课堂教学,名师们用独特的教学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堂高质量课堂和讲座。为语文老师们推开了一扇扇多姿多彩、美轮美奂的语文教学新视窗。

  刘恋老师执教的《猫》,打破传统,旨在提高学生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能力。以《猫》为主文本,将老舍的《猫》与其他古诗文本中的猫整合起来,采用创设情境,寻找依据,比较分析等形式促进学生多文本阅读,从古今中外爱猫者甚多的现象中逐步感悟出“爱猫,让生活变得可爱;爱猫,让生命不再孤独”的深刻内涵。在现代“猫文化”语境中,感受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萌发对万物生灵的慈悲。

       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课堂《月是故乡明》,以大概念为引领,用为“中秋节”申遗写推介语的任务情境引领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解决真实问题,始终关注学生的深度思维和充分表达;同时牢牢抓住课文朗读、内容梳理等基本功的训练,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那永恒的乡恋和绵长的乡愁;“月是故乡明”这一文学意象也在深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入脑更入心,语文活动充分打开,语文要素真正落地。

       罗才军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课堂《自相矛盾》,他用自己独特的教学视角,创设情境,通过“学—思—用”任务教学,切准寓言文体特征,在学生悟得言外之理、弦外之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朝向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从而打开学生认知视界,助力学生思维发展。对于《自相矛盾》这样的课文,反复诵读和仔细分析并不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成语故事,走进成语的世界,感受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薛法根老师的《火烧云》整堂课语言诙谐幽默,有把控的带给学生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由思考,无拘无束。看似平淡无奇的课堂却蕴藏着满满的能量。首先是讲述“分类写”颜色之美,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很美,作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将那么多的色彩,分成了三类来写:单色、双色、比喻色。接着讲述“间接写”霞光之美,火烧云的霞光很美,再讲述“分步写”形状之美,教会学生借其他事物写、一类一类写、一步一步写的写作方法。课堂上马上进行仿写实践练习:以“麻辣火锅可真辣”为开头,选取几种事物的变化表达火锅的辣,然后学生进行交流汇报并评价。最后薛法根老师对“指向表达的单元任务教学”做了详细解读:实用性阅读与表达、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辩性阅读与表达。

       赵志祥老师授课《两茎灯草》,他从“谁来和我比一比”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的步步引导,朗读充分有层次,一步一步半扶不扶地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然后老爷子开始一个劲追赞学生,和他们“斗智斗勇”,比拼朗读的节奏和韵味美,还故意抬出自己的师傅“撑场”,为其指引真正吟诵高雅艺术的方向,使其心向往之。充分利用多种资源以及多种形式,让学生接触传统文化,接受文化熏陶的同时,还学得有兴趣,实属难得。由赵老师这位“老顽童”,带着这群儿童,共创一堂“好课例”。

     聆听名师的最新课例,我们开拓了眼界,学到了方法。及时的总结反思与分享,我们认清了差距,明确了方向。今后,我们会在不断的追赶与学习中提高素养,获得成长!

阅读 229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