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滋养生命,习惯成就人生。
与书籍相伴,与经典同行。读酸甜苦辣,品百味人生,悟文字之美,享读书之乐。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核心素养,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大同市实验小学太和分校三、四年级语文、数学组特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共忆作者半生经历,共议其中教育智慧,共悟自由呼吸的教育。
与书结缘 结伴而行
读书是一场诗意的修行,结三五好友畅聊感悟,不负这大好春光。新学期伊始,共读一本书这一活动就已启动。本学期的共读书目为《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它是李希贵校长的半生自传。前辈的倾心所授需老师们细细品悟感受。我们三四年级的教师们坚持贯彻“读有所悟,悟有所得,得有所行”,在个人精读的基础上分享阅读感悟,共同研修,共同成长。
品读分享 畅聊感悟
有人说:“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读了李希贵校长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我茅塞顿开。教育应当是一种自由的呼吸,是一种尊重生命的过程。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路人,是最贴心的陪伴者。教育是温暖人心的事业。凡称得上教育的东西,决不能少了温度,不能缺少人性需要的精神温度,不能缺少让孩子心灵富足的精神温度。做有温度的教育,既温暖自己,也温暖孩子,让孩子自由呼吸,让教育自由呼吸。
我有幸拜读了李校长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从一开始我就在想“什么是自由呼吸的教育”。就这样,怀揣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读完了这本著作。每读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就如同给我的心灵进行了一次洗礼,仿佛我在与大教育家促膝长谈一般,使我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我深深体会到: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的情感要求,尊重孩子的个性特长,为孩子提供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了,解开思维的枷锁,放飞思维的空间,哪里闪光就打造哪里,让教育自由呼吸。自由的教育氛围,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教师;在成就今天的同时也成就了未来。
在《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我看来,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每个人都拥有自由呼吸的空间。这里的“自由呼吸”指的是学生能够在教育中自由探索、思考和创造,而不是被限制在传统的教育框架内。”教育本身就是在培养人,在传统教育框架内的束缚下,培养出的学生只可能千人一面,只有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制定不同的教育计划和教学方式,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才能培养出不一样的人才。
李希贵校长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教育》一书中提到: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孩子呢,对孩子多一份宽容,就让孩子多一份希望。作为教师我们要把学生当成一个无知的不懂事的孩子对待。决不能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孩子。这样对孩子不公平,我们要善待孩子的错误和缺点。在这所谓的“简单”教育里,传递出的是对人的关怀,是心底有爱,眼里有光,身上有责任。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这就是教育。
从四月份开始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这本书,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读完。这本书不是一本纯粹的理论书籍,而是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一个他曾经实践过、经历过的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出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比如书中的经典话语之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讲述了一个自身经历的怪现象:他任职的学校没有语文老师的班级,学生语文考试成绩反倒不差,由此他认为读书与实践是一个人不断前进的源泉。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语文学习时间改革成三一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也应该检视自己,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打造属于自己的主题课堂、自习课堂。
李校长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中讲了他的管理。“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而是一个管理者应该要做的哲学题。管理的最高境界,应该注意欣赏才华,使才华最大限度地升值。”教育学其实是“人学”,而人学应该是最大的学问,也是人们首先应该了解的学问。正因为李希贵校长明白了这种道理,所以书中就有了“三代元老”和“首席接待”,“五子登科”到“功勋四中人”的故事。一个人认为自己重要的背后,其实是他心灵深处沉甸甸的责任意识。重视每一个学生,唤醒他的责任意识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所以班级的管理文化至关重要,着眼于精神层面的激励可以让学生获得巨大的动力。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李老师用质朴平实的语言把自己成长的点滴故事、自己的教育故事书写此中,细细品嚼,似师长教诲,似友人秉烛。能找到这样一本解救心灵的书籍畅读,实乃人生之幸。教育本来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我们只需要让孩子“认识你自己”,充分尊重孩子们的选择,给予他们爱、信任与尊重,为孩子们提供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老师,拥有一颗爱心很重要,与孩子们平等相处、才能与他们真正心与心沟通,愉快地接受你所传授的知识、做人的道理,也就意味着孩子们能远离窒息的生活,能自由呼吸。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本书有三条线索,第一条主线是教学线,主要写语文教改的起因和过程。第二条主线是教育线,主要李校长对学生观的变化。第三条主线是管理线,讲述了他自己从教师到校长到局长到教育家的成长历程。每章每节无不折射出一个改革的实践家、一个创新的教育家崭新的教育理念和丰富。捧读此书既是一种精神的享受,给我的教育教学实践带来了更多的启迪和思考。尤其是他大胆在语文教改中寻找语文教学的原生态——多阅读,这得益于他的人生实践,哪里有教育,就应把读书的种子播撒到哪里。
最好的教育应当是着眼于孩子一生发展的教育,应当是关注孩子心灵的教育,应当是使师生感受到自由、幸福和快乐的教育。在《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楔子中,李希贵校长提到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他的爷爷对书籍的珍重、对阅读的兴趣,妈妈今日事今日毕的做事态度、爸爸待人宽厚乐观豁达的品格都在无形中影响着他,教师如家人般的呵护、以身作则的态度都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育我一直在路上。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讲到“把学习权力还给学生”这一章节,我读到这里思考一切教育都应当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入手,学习动力应从何而来?我们一直认为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如何激发学习兴趣?我们往往从一段故事、一个视频开始。我认为还可以从相关资料的搜集与分享开始。在“没有语文老师的语文课”中李希贵校长说到,我们应该摒弃填鸭式的教育,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我们学校的主题课堂、自习课堂都和李希贵校长的教育理念一致。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时常想起“静能生慧”,给学生思考时间,让学生心有所感。
书香致远 韵味悠长
书香润诗韵,品读悟心得。本次的读书活动更像是一场交流活动,把阅读作为一次耕耘与播种,把交流作为助长的阳光雨露,把感悟作为收获的累累硕果。最是书香能致远,盈盈书香,静水流深。袅袅诗韵,回味悠长。让我们实小人以书为伴,以梦为马,多读书,读好书,追逐属于自己的一片锦绣天地!
一审一校:麻丽芳
二审二校:宋庭玉
三审三校:丁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