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外出学习对拓宽教师视野,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达到学习新理论、探索新方法,研究新策略的目的,4月14日上午,亳州学院实验小学6位语文骨干教师赴苏州市吴江区,参加了“积极生长好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鱼利明老师执教《“诺曼底号”遇难记》,以问题串联起整个课堂,让学生在思考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课堂开始,鱼老师用“你感受到哈尔威船长怎样的品质”开启学习之旅。并交给学生学习外国作品的方法:多读几遍人名地名,这样就把课文读通顺了。鱼老师让学生思考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环境描写为后面的情节埋下伏笔。然后,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到“两船相撞,海难发生,为什么受到重创的是‘诺曼底号’”。接着,鱼老师按照情节发展顺序和学生一起学习:遇难后人群和哈尔威船长的表现,在人物对话中体会哈尔威船长的机智、冷静和威严。最后,鱼老师的朗读示范让学生和在场的老师惊叹不已。本节课,鱼老师的问题设计,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让学习真正发生。
郑梨花老师为我们执教了《跳水》的第二课时,课堂围绕思辨性学习主题,用三个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碰撞出思维火花。课堂伊始,郑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水手、猴子和孩子的单一思维导致险境发生。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习得船长多角度综合思考问题、执行方法智慧之处,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学生学有所获,能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肖绍国老师执教的《花之语》一课集合了五、六年级教材第一单元中的三篇状物类美文,分别是《丁香结》(六上)《桂花雨》(五上)《梅花魂》(五下)。这样的联动教学是属于新课标倡导的发展性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指向小学高年段相应学习目标的达成。
肖老师的课件设计充满古色古香,令人叹为观止。他把我国的团扇,国画展现在课堂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肖老师介绍了三位女作家,让学生在对作家有初步认识。在“花就是花”——“花不是花”———“花还是花”的辩证思维中体会“花之语”。大量的关于丁香、桂花和梅花的古诗词出现在课堂上,学生在诵读这些诗句时,体会到这些花儿从古至今就包含了情感的话语。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在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出来。
此次观摩课教研活动,不仅是小学语文课程的改革探索,更是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一颗关于美的种子。天地无言,万物有灵,愿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带着孩子们穿越时空,体会生活,体会自然,体会人生。行远自迩,笃行不怠。行走在语文的春天,静享着名师的课堂,愿教研的灯火光芒万丈,指引我们步履不停,照拂我们幸福前行,一路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