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向命题深处溯去

——湖南师大附中2024年高中语文命题研讨活动圆满结束

创建于04-14 阅读3252

阳春四月,群贤毕至。

齐聚一室,共话命题。

4月11日,北京市高中语文命题研究专家、北京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小学语文教材重点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何郁老师来我校开展高中语文命题研讨专题讲座,为语文老师原创命题做精准指导。

下午二点三十分,讲座准时在附中之谟图书馆报告厅开始,湖师大附中肖莉老师主持了本次讲座。师大附中副校长,考试研究中心主任苏建祥老师,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校长李勇老师,师大附中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淼君老师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附中本部、附中博才、附中梅溪湖的语文老师齐聚一堂,参与了本次讲座。

何郁老师以“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为题与在场老师交流了关于高中语文命题的思考。以自创诗歌《四月短章》引入,诗意直观地提醒高中命题老师应该保持人文素养和文字敏感度。然后从高考语文命题的原则(学科角度)、高中语文命题基本原则、新课标命题思想、高中语文命题实践、命题的指向和写作的冒险五个方面展开,为在场老师作了一场深入浅出、精彩透辟的讲座。

何郁老师引用高中语文新课标修订组长王宁教授对高考试题的评价——“题目的设问应当是需要学生想的,又是文本应当考查的‘点’”,列举历年高考试题,分析优劣,归纳命题原则。此外,何郁老师还阐述了作文命题应注意传统作品选材、建立良好导向等问题。何郁老师指出,高考命题在选择文本上要注重时代性、文体特征、难易度、删改问题和原则性。在命制主观题上要考虑考查内容的综合性,在命制客观题时要把握语言建构,关注文章写法。

讲座尾声,湖南师大附中语文教研组长谢兰萍老师发表评价与致辞。谢兰萍老师从“学理论 悟实操”“明晰原则 识依据”等方面指出了何郁老师讲座的深度与力度,并且认为,通过此次讲座,在场老师必将更有信心、有忧患、有方向、有能量应对高中命题,应对高考新变。

听讲座心得

通常的讲座往往内容丰富,学理性强,让人有遥不可及之感,何老师的讲座却能够让人沉浸式地感受,让人不知不觉地跟着他思考,探索,遨游,进而抵达语文命题的深处。中途休息时,我们在场所有人还意犹未尽,丝毫不觉疲乏。在何老师的讲解中,高考语文命题的奥秘被一一破解,各类题型的特点被一一呈现,甚至在某个时刻你竟然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高考的更高处俯瞰全局,也许这就是真正的专家。何老师是一位专家,一位智者,更是一位诗人,这三种身份如此奇妙地融合在何老师的身上,让人向往,更让人崇敬。他带着诗人的浪漫和智者的博学走来,分享有关高考命题的智慧,你能清楚地感受到他是如何在经年的岁月里耕耘,如何在语文的世界里探索,以及这些又是怎样滋养了他的生命,丰盈了他的人格。何老师的讲座不仅让我收获了有关高考命题的智慧,更让我看到了一位真正语文人的追求,也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强烈的探索欲望。

    (湖南师大附中 王慧莹)

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

何教授讲座的主题是“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意在告诉我们,识得命题真谛,只要把准脉、扣住思路,自然功成。听完讲座仔细回味,即便我尚未完全领会何教授讲述的所有精华,但二十韵里另外两句很符合此刻的心境——“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

语文的世界何其广阔,将考查点落实到试题量化为分数又何其难!听多了术语,常有凌空蹈虚之感,而何教授直接从考题出发,拆解题干、回归文本,从常规考题中看到依文设题的指向,从非常规考题中看到思维能力的考察,从创新的试题中看到反拨教学的意图,可谓是接地气、可落实、切痛点、易领会。

    新课标的命题思想如何落实?何教授着重提到情境化命题。学生既是“答题人”,又是“题中人”,恰当的情境自然可以明晰思考方向、增强参与感,优秀的情境还能以试题中的广度、宽度与厚度感染阅读者,但何教授也大胆地质疑了一些公开的试题,剖析了自己命题过程中出现过的情境之弊,犀利地直指核心,坦诚地和大家会心而笑。

要学会命题,就要关注高考命题和高考阅卷,何教授对命题原则、文本选择、选择题和主观题的命制、考点的分布等等都进行了仔细的讲解,每一个点都有典型例题分析。从选例来看,有高考题和模拟题、自命题,何教授可谓纵横捭阖,信手拈来,简直是一个移动的命题库。更让我佩服地是,他不只是站在命题者的角度思考,而是真正站在答题者的思维路线上审视:学生会如何答?他们将回答到哪一步?是否能够真正考察到他们的能力?不断地预设、验证、反思、总结、再出发,到最后展现命题的愿景之一——“命一道题,知一类文”,从而让命题走向了更广更惊艳的境界。“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或许,当我们命题做得足够好,俯下身子去看,它其实是学生“学习的法宝”。

听完讲座的回程中,我们一行人还讨论了许久。讲座时间有限,可内容的延展无限,由此引发的思考和实践更应该无限。我想也许要领会并践行何教授的思想精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潜心会本文”,就能早一点“致其解”吧!

一场能够激发思维碰撞,引起心灵激鸣的讲座,对于备考中有些疲累的我们来说,如沐春风,胜沐春风!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 罗明珠)

我有幸聆听了何老师带来的高考命题的讲座。讲座万分精彩,个人斗胆总结为“课标为魂、真题为骨、经验为体”三大特点。内容既具有深厚的理论性,又富含丰富的实操性,同时还展现了前瞻性的思维。为我带来了大大的震撼和丰富收获。

课标为魂,何老师的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课程标准不仅是教学的根本依据,也是命题的灵魂所在。讲座深入探讨了课程标准在高考命题中的核心地位。何老师从理论层面详细解读了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要求,强调了高考命题必须紧密围绕课程标准进行,确保试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通过学习和理解课程标准,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高考的命题方向和重点,从而指导学生在备考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复习。

真题为骨,讲座通过大量的真题案例分析,展示了高考命题的实际操作过程。何老师通过对历年真题的深入剖析,揭示了高考命题的规律和特点,让我对高考命题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同时,何老师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命题技巧和方法,让我对如何命制高质量的试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一部分的学习让我收获颇丰,不仅提升了我的实操能力,也为我今后的命题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经验为体,这也是个人魅力得以彰显的美妙时刻。何老师结合自身的命题经历,分享了在命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这些经验之谈让我深刻感受到命题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让我更加敬佩那些默默奉献在命题一线的何老师们。同时,这些经验也为我今后的命题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 郭金石)

听了何教授的讲座,我深刻领悟了高考命题的严谨与科学,每题背后都承载着丰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命题不仅是知识的考查,更是对学生能力、思维和品质的全面检验。这使我深感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反思过去,我意识到命题时引导学生思维的不足,这次培训让我重新审视教学理念,坚定今后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决心。

(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 黎新波)

好讲座和好课一样,可让舟车劳顿后的午昏之人,精神为之一振。何郁老师认为命题要求对时代有所关切,又要保持一定距离,引导学生对所处时代,所熟悉的生活进行独立思考。深深赞同,“关切时代”,如果和所处的环境生活无关,那便是空中楼阁,针尖上的天使。“保持距离”即引导学生在真实生活上长出一双观察,分析,反思之眼,既客观理性找到规律,也时时事事提醒幸福。    

(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 张婕)

教学评一体化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教学评一体化将评价视为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与教学相互渗透,关注学生在最终评估中的表现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实施。那么,评价的重要性就再一次得到凸显,如何评?评得怎样?都直接影响到课程目标的实现,进而影响到学生的生命发展。

评价绕不开考试,考试绕不开命题,命题能力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命题与教学对于教师发展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何郁老师讲到的“仿真高考、超越高考、检测教学、导向语文规律、体现独立追求、回避敏感问题、遵循阶段性要求”七大命题原则,真是从实践中磨炼出来的真知灼见,对我们今后的命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当我们纠缠在浩瀚的材料,迷茫于言语森林之中的时候,我们不妨想想这七条,定会有所启益。

何老师对命题中“情境化”的独特认知,对我启发尤深。当时下大家都将“无情境不命题”奉为圭臬的时候,何老师提出要意识到“情境”本身的局限性,其的确有利于考查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体现了一种积极语用的功能,唤醒了语文的“工具性”功能,但只要是“情境”就一定会有“此情此境”的实时性特征,如果在命题中处理不当,会对学生的言语创造构成一定的干扰,甚至限制,不可不慎。

总之,通过何老师的讲座,再一次感受到命题不容易,命套好题更不容易,未来的成长中,还需要不断修行,遵路识真,方得始终。

(湖南师大附中 李小军)

编辑:肖  莉

审核:谢兰萍  

          李显亮

终审:陈淼君

阅读 325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