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素养能力,促教师发展
——玉山县2024年度中小学(幼儿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
为加强对见习教师的技能培训,提升其专业素养,2023年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班93位成员自2024年4月13日重启培训课程,于4月13日-14日展开集中讲座培训。
“中国茶,冠世界”深度解读中国茶文化
13日上午,全体见习教师参加由玉山县教育体育局主办,玉山县教师进修学校和玉山县凤凰小学承办,浙江大学求是学院特聘学者、博士生导师、茶学博士、国家一级评茶师王岳飞主讲的《第十一期玉山教育讲坛——中国茶文化与茶健康》。
讲座伊始,王教授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引领大家回溯历史长河,寻找茶的源头。据传,茶的发现与利用始于古代的神农氏时期,茶文化的形成则在唐宋时期。千百年来,茶文化逐渐发展壮大,从最初的药用、食用发展到饮用,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着王教授将茶产业与茶文化相结合,向我们细致地解读了有关我国茶文化的奥秘,茶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明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王教授还向我们普及了茶的成分,作为茶本身,它具有珍贵的成分能达到养生的功效。
最后王教授将我国的茶与国外咖啡的成分相对比,进一步说明茶成分的珍贵之处。除此之外他还向我们介绍了泡茶时的注意事项,鼓励我们从现在养成品茶的好习惯。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此次讲座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场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中国茶文化,让我们更加自豪地向世界展示“中国茶,冠世界”的魅力。
深度对话,教育教学的新追求
13日下午,在玉山县教师进修学校,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院长王莺开展专题讲座《在对话中成长》。
王院长分享她对于教育教学的认识——深度对话,教育教学的新追求。为完美诠释这一观点,王院长积极引导大家参与这场培训对话。
王院长调动各位见习教师的活动,掌握大家的注意力,让大家能“说出来”,参与进这场培训。同时举一反三,指导见习教师认识学生的差异性、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性,引导新教师学会和学生对话的关键,如何与不同的学生对话?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对话?帮助我们更好地走近学生,走进学生。
王院长还分享了她作为新教师时的经历,为见习教师分享经验。她在讲座中提到,新教师需要正视自身,不以短处自怨自艾,要认识自己的优势:年轻、专业等。要牢牢把握这些优势,将其内化为个人风格,发挥不可替代的特点,形成个人“名牌”。
第一日的培训活动顺利落幕,见习教师对活动主题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也丰富了见识。希望能将今日所学融入到今后的教学活动当中,学以致用,提升自我。
允道笃爱 业尽精微
春雨纷纷,染绿了山,染绿了水,染绿了石板小路,染绿了新教师心中的小小嫩芽。14日上午,我们一起共赴叶剑鸿老师的“诗和远方”。
有幸聆听有梅溪书画社社长,中国宾虹艺术研究会会长等多重荣誉的叶剑鸿先生讲座。讲座过程从导言;传道,道统也;授业,笃爱也;解惑,精微也;结语。
经典永相传。历史文化产物往往值得我们慢慢咀嚼:“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至于道,据于德,依于在,游工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半乐”;“以天下为己任之家很情怀,从郭丝辑、立功、立德”;“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些古文仔细斟酌会有大收获。
叶老师送我们三句话: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多读书,读好书。希望在今后我们能为玉山教育事业撑开一片蓝天,小小嫩芽长成明日青松,守一方热土,尽一份担当,亮一身脊梁!
“述”说美好,“职”遇未来
14日下午,集中培训接近了尾声,教师们也收获颇丰,共享教学经验,畅谈教学感悟。
下镇小学陈志鑫: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富有创意的游戏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关注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英语学习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必姆小学杨丽虹:
在两次集中培训和长达一年的见习生活中有了不少的收获,有了多方面的成长。一是明确了教师的语言艺术的重要性,二是不断夯实基础理论知识,三是提升了管理组织学生的能力。教育是一场遗憾的艺术,教师的成长注定是不断实践反思的过程,在一年的学习生活中,端正教学态度,开展了多形式的教育教学工作。
下塘幼儿园占子捷: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幼儿教育来说,“爱的教育”至关重要。要尊重孩子,爱护孩子,最后走进孩子的心里。放开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创造。对待孩子,要有爱心,要有耐心;对待自己,更要有决心和信心。
紫湖小学颜吉锋:
面对所带班级的孩子每次完成练习都是先下手语文和英语,最后才原意去触碰数学的现状。他着急走出迷境,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要求,向周围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去探讨教育方法,提升课堂水平,追寻教育价值。靠近孩子,关爱孩子,慢慢走进孩子,让孩子能够爱上数学,感受理性思维,享受数学乐趣。
回顾这段美好的时光,新教师们所取得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同时,我们也深知教育事业的发展永无止境。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携手新教师们,共同探索教育教学的创新之路,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让我们在这充满希望的事业中,播种希望,收获成长,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