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路上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听名师之道,归教学之本
——记教育新视野第十六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活动

创建于2024-04-13 阅读1277

       春光四月,细柳微斜。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本周末皂头小学一行六人前往婺源参加了“教育新视野”第十六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活动。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俞正强为大家带来一节《曹冲称象》。数学课为什么上语文的《曹冲称象》?你从中找到了什么数学东西?船起了什么作用?数学课的《曹冲称象》和语文课的《曹冲称象》有什么不一样……,通过不断的追问,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从看的见的秤、算盘等数学工具,到看不见的数学思想——转化思想,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

        13日上午第二节课,是来自顾志能老师的《图形的运动(练习)》。通过回忆图形运动的形式,唤醒学生的知识经验,再让学生动手操作,由还原——两步还原——一步还原,让全场师生经历了3次智慧风暴,在深度体验中感受实现更简还原过程的“窍门”。让轴对称巧妙融入运动,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新。

        13日下午,朱国荣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两节课。一节是《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这节课朱老师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思考、去发现,并且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朱老师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弯一下>直的”去表示为什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找到规律。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朱老师的第二节课《度量衡的产生与统一》一课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给学生一碗水,教师仅有“一桶水”,已经远远不够了。教师要在自己的工作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就必须要具备“一潭水”。

       14日上午第一节,徐斌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六年级的总复习课——《数的认识》。徐老师先播放《苏州园林之美》的视频,引出一段阅读材料,然后选取材料中的数据,通过三个活动:自主研究(整数)——合作探究(小数、分数)——小组讨论(勾连关系),复习了数的读法、写法、意义、大小、性质和整数、分数、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数都可以表示为:计数单位×个数。

       徐老师在上完课之后与大家一起分享他自己的研究:《新课标“数与代数”内容结构化分析及教学建议》。他指出,以后在数与代数方面我们只学三种数:整数、分数和小数。并在教学上给我们提了几点建议:一是在数的认识教学时要注意数与数量之间的关系、要重视计数单位、重视数感;二是在数的运算教学时要注意处理好情境创设与复习铺垫的关系、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的关系、算法多样与算法优化的关系、技能形成与问题解决的关系。

       随后,许卫兵老师执教了一节苏教版三年级的《周长和面积》。许老师课前播放《春晓》这首诗的手势舞视频,让学生跟着一边唱一边做手势,在这轻松欢乐的氛围中,许老师提出:“我们的数学能不能这样唱出来呢?”开始了这节课的学习。在学生认识了周长和面积之后,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区分周长和面积,许老师把它编成了儿歌“周长和面积,图上二合一。周长是根线,面积是一片。”并且还让学生跟着节奏去唱、去做动作,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并记住知识。

00:29

       下午,贲友林老师执教的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贲老师这节课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他没有用课件去演示,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操作摆一摆,去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在贲老师的讲座中,他强调我们的课堂要守正创新,要学会一题多思,一题多用,我们要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

教师们都在认真听课

听课记录

       两天的学习时光转瞬即逝,我们也收获满满。这次培训让我们深深感觉到教学技艺无止境,教学创意无极限。用游老的话来说就是活到老、学到老、改到老、干到老、乐到老。

编辑:郑玲

审核:吴美红

签发:徐世辉

阅读 127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