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赋能成长,悦享采撷芬芳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2cc556f704447bdbde2289e73da23d6.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673a97c2ac1c4c439d5f532c9232b888.png)
春之美,在于蓬勃与希望,教之美,在于钻研与实践。
为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张清清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所有成员参加了——“动车组”模式下高校课堂理念与实践探索的讲座,持续推动了班主任教师专业化成长步伐。本次活动聚焦“生本课堂”、“高效课堂的小组建设”等环节,对学校生本教育改革、高效课堂的小组建设以及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等方面进行了仔细探究与精准指导,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成长的理论平台。
张利明,中小学高级教师,兵团教科院中小学课程教学研究室主任,兵团高中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初中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曾是河北省高考历史命题库成员,邯郸市骨干教师,邯郸市师德标兵,邯郸市高中历史名师,邯郸市命题工作先进个人,连续六年荣获邯郸市高考优秀教师,涉县第-中学政教处副主任,担任过 6年的年级主任,6年的学科教研组长,17年的一线教学中有11年的高三教学经验。在年级管理、高效课堂和高中历史教学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
张利明主任本次讲座从“生本课堂”和“高效课堂的小组建设”两个方面给大家做了指导,老师们受益匪浅。这场讲座对我们而言,不仅是一次知识的输入,更是一次思维的启迪。
一. 生本课堂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8046e149a964a18a65a054bf9fa2435.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7c86d73d15fd48e9baf77c2ef38e0b1c.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e22a6e148746482f9857ce8231c8580b.png)
讲座开始之初,讲师便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什么是生本课堂?生本课堂,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者、探索者。讲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了生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差异:在生本课堂中,学生被鼓励提问、讨论、合作,他们的每一个想法都得到了尊重和重视;而在传统课堂中,学生往往只能听讲、记忆,他们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被极大地限制。
讲座中,张主任还提到了生本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一个教学方法的转变,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升华。在生本课堂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思考、如何合作、如何创新。这样的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无比宝贵的。
要真正实现生本课堂,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需要具备引导学生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兴趣,生本课堂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教学更加高效、有趣。
二.高效课堂之小组建设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8046e149a964a18a65a054bf9fa2435.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7c86d73d15fd48e9baf77c2ef38e0b1c.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e22a6e148746482f9857ce8231c8580b.png)
高校课堂的小组建设从这三方面进行:
1. 建设学习小组的必要性
2.小组建设的流程
3.小组建设在高效课堂中的应用
课堂中的小组建设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2.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小组建设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个性化发展。
小组组建是小组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小组组建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人数适中:小组人数不宜过多或过少,以4-6人为宜。
2. 自愿组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关系自行组合,避免强制分配。
3. 合理分配:在自愿组合的基础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小组组合的合理性。
课堂无论是拓宽展示的空间和舞台,还是提供最有效的“同学”机会和资源,小组都是最佳平台;
无论是课前预习的对学、群学,课中展示时的对抗、质疑,课后总结的反思、提升。
小组,无论是学的资源还是教的资源,都能和学习主体形影相随,提供“贴身”服务。
小组建设是课堂高效的组织保障,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学习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应积极参与小组建设,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全面发展。
教学中的小组合作”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不应该成为一种外部强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自然过程,也是新课程所积极倡导和当前课堂教学所必需的。因此,只有充分地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每个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体现出真正的实效来。
感悟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d4ae000c1f1420a99c4944df58621fe.gif)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f5c6a634d4e24146a6da3770b8fa3729.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4989657abfe7434681017da3a9659b99.png)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全体班主任工作室成员认真聆听了张主任的讲座,并做了详实的记录,也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刻地反思。
通过此次培训,老师们领略了专家的智慧结晶。所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终身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期待下一次的相聚!
编辑:王晓婷 刘雅爽
图片:张清清名班主任工作室全体成员
审核:张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