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有繁花次第开,也有新燕梁间舞;四月,有和风满上林,更有教育追梦人。4月13日,我们相约古城,相约名师之路——第26届“名师之路”基于美育情境下的小学美术课堂革新教学观摩研讨会。领略众多名师风采,学习名师的课堂,收获颇丰。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本着“学习、分享、交流、成长”的理念,发挥外出培训教师辐射引领作用,晋阳街小学美术教师高笑笑、翟玉洁来到陕西师范大学大兴新区小学,观摩学习名师课堂,汲取优秀教学经验。助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一堂课是贺镜儒老师讲的《艳丽的大公鸡》,在教学中,贺老师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大公鸡的形态特征,及冷暖色彩的基本知识,体会冷暖色对比的美感,表现一只色彩艳丽的大公鸡。其次,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分析等方法,感受冷暖色对比运用使画面产生艳丽活泼的感觉。从而提高了学生创作的兴趣,让美术课堂回归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并运用色彩知识为生活服务。
第二堂课是魏瑞江老师执教的《艺术生产线》。魏老师讲了一堂特别的课,从“艺术生产”为开端,何为艺术生产,我们的绘画能生产吗?我们生产出来的作品会有价值吗?引发大家的思考。再带领学生设计一条艺术生产线,让每一个同学成为艺术生产线。
从最开始的小组流水作业到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有主题的流水作画。每个人都拿一张纸,听口令,“停!”“传!”“画!”。画面中每一个颜色都是一个作者。
最后分析作品价值,接着进入到首场拍卖会,请同学分析作品的价值,进行拍卖活动,成功拍卖出3件作品,拍卖的作品费用用于为班级添置文体用品。
下午是来自浙江省的正高级教师陈勇老师。陈勇老师课堂上的美术学科实践则是围绕核心问题“天青釉色到底是怎样的色?”展开深入探究,这一问题的探寻是由课堂学习一直延续到课后持续思考与研究的系列挑战性学习任务展开的。开放性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深度思考提供了平台。
陈勇老师在《汝瓷》鉴赏课中,不仅丰富了教师们的知识和审美体验,还展示了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这为美育课堂的提升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最后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陈根远老师为我们讲授《文化渊薮 艺术宝库——叩开碑林神秘之门》。
首先,陈根远老师介绍西安碑林历史源流,始建于宋哲宗元佑二年,经金、元、明、清、民国历代维修及增建。现收藏汉代至今刻石、墓志四千余件,数量为全国之最。藏品完整,各个朝代系列均为国内首屈一指、不可比拟,时间更是跨度两千多年,有“立体中国书法史”之美名。
其次,陈根远老师谈到“历代名碑”的几个故事。从秦至唐代其经典名碑:秦《峄山刻石》、东汉《曹全碑》、前秦《广武将军碑》、随智永《真草千字文》、唐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唐欧阳询《皇甫诞碑》、唐褚遂良《同州圣教序碑》等,逐一详尽述说名碑由来和历史进程,甚是精彩。
尔后,陈根远老师提到“行书品鉴”关系。其中王羲之《兰亭序》和颜真卿《祭侄稿》作为优美和壮美代表,更有“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的说法,故在艺术上王颜之法有其之美、之范。陈根远老师以此给了批注“把有意思的东西做得有意义,把有意义的东西做得有意思”,令人深思。
世间一切美好,皆为了遇见。这次学习,被各位名师专家各具风采,见解独特,千姿百态,不拘于一隅的教学课堂深深触动。他们真正着眼核心素养,将新旧课标间的传承与创新,新旧理念的融合与碰撞,巧妙转化。为期两天的培训学习,示范课内容充实,令人感动;专家讲座妙趣横生、回味无穷。真可谓是品尝了一场“饕餮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