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缘起
生命与生命的遇见,能迸发出好奇与爱意。我们班的小朋友们在捡种植园里的小石子时,发现了一只小蜗牛,小朋友们围观着这位“不速之客”,大家投来了好奇的目光,小脑袋里蹦出了好多的问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应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意义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所以我们班开启了本班的班本课程—与“蜗”共成长。
二、关于蜗牛的探讨
蜗牛的出现为我们探索有关蜗牛的秘密创造了良好的时机。比如,小朋友想到了:蜗牛长什么样子?它的家是什么样子的?蜗牛吃什么?
问题的产生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孩子们对身边的新奇事物非常感兴趣,并且喜欢探索他们未知的世界。《指南》中提到孩子们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因此,我们要及时捕捉幼儿生活中偶发性的关注点。
三、蜗牛知多少
在了解蜗牛的过程中,孩子们对蜗牛产生了太多的猜想,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是怎么说的吧!
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儿歌《小蜗牛》
绘本故事《一百只蜗牛去散步》
我心中的蜗牛
在绘画活动中,孩子们奇思妙想,用丰富的线条和漂亮的色彩画出了不同姿态的蜗牛。
超轻粘土活动,有利于孩子身体的发展,它和其他绘画形式不同,制作中需要运用团、搓、压扁、粘合、拉、分离等基本技能,这都需要双手及五指配合、手腕转动、小臂、大臂,使孩子肌肉群得到最佳发育,促进孩子手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四、课程总结
一次偶然的相遇,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快乐。和蜗牛相处的点点滴滴,让孩子们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心灵感受,在了解蜗牛的过程中,他们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增加了对自然探索的积极性,培养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获得了各种学习体验。
图文编辑:小芳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