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够有趣

玺湖森林幼儿园🌈戴老师
创建于04-13
阅读 74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幼儿园的课程应从幼儿的经验出发,追随幼儿的兴趣,倾听幼儿的声音,才能更好理解幼儿。



走在秘密通道,突然孩子们大喊一声“老师快看,那个土里冒出来好多东西,有大的有小的 ”走进一看,原来是小竹笋悄悄地从土里冒出来了,于是,关于竹笋竹子的话题迅速在孩子们之间展开……

这个是竹子,它和甘蔗有点像。


为什么竹子是一节一节的啊?


南山里面有很多竹子。

追随着孩子的兴趣,


课程故事《“竹”够有趣》


开始啦!


初次遇竹——问题篇


      关于竹子,每个孩子都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多多:“竹子能长多高,会长到100米吗?会不会比我们的幼儿园还要高呢?”

珠珠:“竹子是不是像我们种的萝卜一样先种下一颗小种子,然后慢慢发芽长大的呢?”

依依:“竹子会不会开花、结果呢?”

大宝:“竹子可能活多长时间呢?”

测量是一种有用的数学技能,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上的一些问题。对于幼儿来说,测量能够给予他们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帮助他们积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从而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所以幼儿园阶段的数学,测量的内容必不可少。认识数学测量“一扎”

过程中幼儿们积极参与 乐于讨论 

随后我们又对竹子进行了细致观察 



教师的思考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次偶然的谈话孩子们表现出对竹子的喜爱。基于儿童的兴趣,教师带领幼儿充分挖掘竹子的教育价值,通过寻竹、探竹、画竹,了解竹子的特性及与人类的关系。


再识竹子


1


竹子调查


带着一些疑问,教师带领孩子一起去近距离观察竹子、课件学习竹子的生长过程以及调查表的形式,对竹子的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

观察过程中幼儿们有过疑问 想对竹子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随后呢,我们就让幼儿自己动脑 参与了调查表

2


调查记录


竹子的生长过程、竹子的结构、竹子的种类、竹子可以做什么?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的调查结果吧

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等形式了解了竹子的结构。知道竹子是由竹根、竹竿、竹枝和竹叶组成的。还了解到竹竿是一节一节的,每节连接的地方都有凸起的部分,它是竹子的竹节。竹子中间是空空的,只有竹节是实心的。


糖宝:我发现有的竹子是黄颜色的,竹叶是细细的、长长的,叶子长在竹枝上,而且竹子里面是空心的。

阳阳:我知道竹子的成长过程,先是毛笋,然后慢慢长大,长长就变成空心的竹子了。

树苗:竹林里有竹笋,挖竹笋需要用到铲子。

竹子的生长过程


通过观看视频,孩子们对竹子更感兴趣了 ,觉得竹子好神奇长那么快,也知道竹子是由竹笋生长而成。


对竹子有了初步的了解 我们又走进竹林 进行了写生活动

竹林写生


认识竹子之后,孩子们决定将竹子留在画纸上。


乐享竹子——


“竹子可以怎么玩?”成为孩子们讨论的新热点话题。

随后的课程中我们就开始对竹子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小小竹节分九段,躯干中空一条线。狭路相逢英雄胆,刀枪剑戟勇善战。

竹节人是20世纪70年代较为流行的玩具,在那个物质十分匮乏的年代,竹节人给当时的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留下了童年美好快乐的回忆。

03:06
00:10

竹筒饭

02:47

竹编,一种古老的传统工艺,传承者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它不仅是艺术的体现更是文化的传承。

竹编

自然物搭建: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父亲节手工《我爸爸》

一系列的活动也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与支持

大自然赋予了孩子们无穷的探究欲望和学习机会,开发挖掘身边的竹资源,将竹文化带到孩子身边,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在实践中探寻竹子的生长秘密、文化熏陶、美食分享、游戏乐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展幼儿生活让幼儿感兴趣的教育活动。"竹是常见的植物之一,竹也是"花中四君子"之一,竹文化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竹已经成为承载人类文明内涵的美好载体。而幼儿是人类文化文明传承的接班人,承载着未来的希望。

课程总结


时间安排紧凑


课程内容虽然丰富,部分环节因为时间限制而显得很仓促,幼儿深入思考和交流时间不够充分,后期考虑调整课程结构,保证课程质量。


个体差异关注不足


幼儿在动手能力和兴趣上都存在差异,未能充分关注到每位幼儿的个性化需求,后期考虑设置分层次的任务,鼓励幼儿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选择性学习。

阅读 74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